索倫12年3月份,尤里收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確切消息,英阿戰爭最終仍然是英國人取得了勝利。
只不過這里的勝利有很大水分,英國人在慘重的傷亡代價下,發現很難徹底清剿掉山溝溝里那些阿富汗部落酋長。
于是改換了一個思路,開始拉攏一批打壓一批。
只可惜,阿富汗的部落酋長并不是傻子,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也懂。
最后,打壓一批拉攏一批的計劃變成了大規模的招安……
因為英國人發現,即便放任那些山溝溝里的阿富汗部落酋長稱王稱霸,對英國人的阿富汗戰略計劃影響也不大。
英國人想要的不是在阿富汗地區建立頑固的殖民統治,而是打通北上的道路,或者說封死沙皇俄國南下的道路,保護印度帝國這頂維多利亞女王的皇冠。
自然而然的,這場在倫敦政府眼里沒有意義的消耗戰就無疾而終。
至于為此引來的面子損失,自從上一屆英國內閣因為被阿富汗土著打敗后,英國人的顏面就不剩下多少了。
而且經過一年多的治安戰,歐陸各國對阿富汗地區的頑強和地利也有了充分的認知。
正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這群刁民還有外來的槍械支援(英國人是不會承認印度阿三當了運輸大隊長),加上地形地利,還停留在排隊槍斃時代的英軍真的很難取得全部勝利。
英軍現在已經全面列裝米尼步槍,但采用的戰術仍然是排隊槍斃,只不過槍斃的戰術距離拉遠了,不再玩30米近距離三列齊射。
步槍技術是最容易破解的,至少在這個時代是如此,自從米尼步槍大放光彩后,歐陸各國都已經開始普遍仿造和列裝前裝線膛槍。
就連遠在美洲的尤里也得到了大量的米尼步槍樣本,并且成功仿造出來第一批米尼步槍。
隨后,美利堅帝國在索倫紀元12年,派遣剛剛列裝了米尼步槍的帝**團加上輔助性質的先鋒軍團兩個師的兵力,對太平天國悍然發起進攻。
雙方根本不需要宣戰,從太平天國建立的那一刻,兩者就處于戰爭狀態。
因為試練軍團的‘使命感’,石達開建國后就立馬對美利堅帝國宣戰了……
這也是他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終極目標。
哪怕擁有了自我智慧,這也是無法規避的。
游戲系統不可能出現允許尤里收買試練軍團將領這種bug。
此時,看似強大的太平天國內部由于大量太平軍試練骨干的損失,已經變得山頭疊起。
畢竟太平天國建國的時間太短暫了,內部收編的印第安部落酋長轉換而來的軍官乃至將領,一個個都有著過自家小日子的獨立思想。
說白了,就是不愿意上頭有一個皇帝控制著。
這種思想在太平軍骨干嚴密管控的時期自然不算什么,太平天國如果真的能存在一兩代人,或許就可以將國內的印第安部落獨立思想同化掉。
但現在嘛……
其實,當初蘇聯王國崩解的那么快,主要也是因為這種思想,北美洲的印第安部落分裂了幾千年,豈是短短幾年就能捏合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