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自然明白輿論的重要作用,除了在最開始擊敗英軍的時候殺了不少人之外,剩下的主要靠威逼利誘來擴充勢力,只要不是倫敦政府的死忠者,都可以從張作霖那里得到一份承諾。
除此之外,張作霖還利用沒收的大量土地開始募集蘇格蘭本地民眾,成立了蘇格蘭兵團!
原屬于英軍的蘇格蘭警衛團在被張作霖擊潰后,大半潰兵竟然為了家鄉中的軍功土地權轉身投靠了張作霖的東北軍!
結果,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東北軍麾下的蘇格蘭兵團就擴編到了一個師的規模,并且還在穩步遞增。
張作霖一看蘇格蘭人這么給面子,干脆將自己麾下的試練官兵和蘇格蘭兵團合二為一。
以試練官兵管控越來越壯大,利用土地拉起來的蘇格蘭兵團。
而且還把東北軍政府的名稱也改掉了,變成張家軍政府。
合二為一的兵團則改名為張家軍。
自然而然的,招收的兵源也不再局限于蘇格蘭人,在張作霖眼里,蘇格蘭人的利用價值已經被壓榨得差不多了。
張家軍和辮子軍之所以能如此輕松的壯大起來,主要還是依靠北洋軍閥的貢獻。
段祺瑞的部隊和袁世凱的部隊由于降臨的是英格蘭本土,剛降臨不久就跟英軍主力狠狠干了幾仗,依靠武器的先進性贏了數場。
然而,袁世凱和段祺瑞可沒有張作霖和張勛的運氣,尤里現在所藏身的英格蘭小鎮,仍然掛著米字旗幟!
剛降臨不久的袁世凱取得了勝利后,直接向倫敦市進發,受到嚴重威脅的倫敦政府開始收縮兵力,并向本土其他地區調集援軍。
在此期間,年紀輕輕的維多利亞女王做出了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壯舉。
維多利亞女王用了三天時間,在上下兩議院進行了告不列顛民族書的盛大演講,取得了上下兩議院的集體支持!
在袁世凱的大軍威脅下,英國王室的權利再一次站在了巔峰,上下兩議院通過戰爭法案授予了維多利亞女王堪比獨裁者的大權!
內閣政府在法律的意義上被置于王室的指揮棒之下。
緊接著,內閣政府根據王室的意志頒布了倫敦保衛戰全民動員令。
第一天時間,倫敦市政府就武裝起來超過萬人的倫敦衛隊!
也就是扛槍的武裝市民……
理所當然的,倫敦衛隊的成員都是貧苦的倫敦市民,他們自然不是被什么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的,這個時代的民族主義還沒有發展到****的地步。
主要是倫敦市的資本階級和貴族階級開始聯手掏錢募兵,貧民窟的市民迎來了‘飽腹時代’,只要加入軍隊當中,所有的伙食費用都會由政府承擔,家里面還能得到1英鎊的安家費!
若是為國征戰陣亡,則可以得到2英鎊的喪葬費用。
英鎊的購買力在這個世界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如此豐厚的報酬立馬吸引了整個倫敦的貧困市民。
倫敦市可是這個世界為數不多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發達的工業基礎造就了大量的貧民工人階級的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