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功田的吸引力下降,北洋政府只能靠原始的雇傭兵制度來募兵填充進北洋軍當中。
結果,隨著雇傭性質的白人士兵所占比例越來越大,高強度的倫敦戰役讓這些忠誠度一般的雇傭性質白人士兵越發不滿。
他們是來賺錢的,不是來送死的啊!
而北洋政府本就不是英國本土的正統,無法使用民族思想和國家大義來給白人士兵洗腦,所以為了保證白人士兵的戰斗力,只能采取高壓的督戰政策,和嚴苛的軍法懲戒。
不出意外的,北洋軍前線終歸是引爆了兵變。
大群大群的北洋軍白人士兵調轉槍口對住了絕對忠于段祺瑞的督戰隊開火,雙方產生了激烈的內訌,并且由于沒能第一時間將兵變鎮壓下去,以及英軍趁火打劫,使得越來越多的白人士兵跳反……
最后,段祺瑞沒有敗給英軍,卻死在了兵變的白人士兵手里……
隨著段祺瑞被殺,原本不多的試練士兵在保護段祺瑞過程中也全員陣亡,北洋政府一下子群龍無主,那些投靠了北洋政府的白人文武官員立馬分崩離析……
得到這個消息的維多利亞女王領導的英國政府,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開始與羅斯柴爾德伯爵領導的英格蘭聯邦共和國一起爭奪北洋政府遺留的財產。
然而,一交手英格蘭聯邦共和國草臺班子的本質頓時暴露無遺,除了心理有比數的尤里沒有帶領軍隊正面硬鋼英軍外,那些膨脹起來的邦**閥一個接一個被英軍滅掉,全家老小被扣上叛國者的帽子當眾槍決。
看似強大的英格蘭聯邦共和國,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就被英國政府徹底擊敗……
英軍開始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大面積追剿英格蘭聯邦共和國的殘孽分子。
其中就包括還頂著羅斯柴爾德伯爵皮囊的尤里……
然而,看起來已經一統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維多利亞女王,卻對千瘡百孔的英國本土徹底絕望。
那些英格蘭聯邦共和國的邦**閥打仗的本事不咋地,破壞的本事卻令英軍瞠目結舌。
不少北洋政府遺留下來的兵工廠,被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英格蘭聯邦共和國的邦**閥掃了一遍,那是毛都沒留下一根,被燒的干干凈凈……
英國政府雖然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得到的卻是一片廢墟。
如果不是大量的戰場繳獲,甚至連彈藥供給都會出現問題。
不過英軍的虛弱本質被英國政府掩蓋下來,英國政府在橫掃英格蘭聯邦共和**閥的時候,表現得十分強勢。
結果,引來了張作霖的針對。
英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時,蘇格蘭地區的革命組織已經淪為了山地土匪,不足為慮。
但英國政府的強勢讓張作霖誤以為英格蘭本土實力猶存,放棄了對蘇格蘭革命組織最后的圍剿行動,調集大軍南下想要打破英國的統一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