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這二百戶散客手里,名廚制造又賺了5.5個億,加上億達方面的4.81億,加上圣路集團的1500萬,這次名廚制造一共賺了10.46億。
這個數字想想都讓人發狂啊,當然這些錢肯定不是一次性支付的,首先支付的肯定是二百萬的加盟費,裝修,和人員培訓,要等各自工作做完之后,才能交付,軟件費用也是如此。
不過肖鋒堅持第一筆打過來的必須要包括宣廣的二十萬,也就是說每家客商在簽訂合同四十八小時之內,必須支付給他們220萬的費用,因為隨著全國范圍加盟店選址裝修啟動,這宣傳推廣也要馬上展開了。
所以光是這些就能收上來8.91億,不過這其中有8100萬是用來做宣傳的,既然已經把名廚制造定位成和KFC和金拱門同一級別的快餐店,那在國內打廣告的時候,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在網絡,和各地的美食自媒體上搞了。
要搞就搞大的,請明星上電視,還有在各路網絡鋪天蓋地的打廣告,這樣一來這8100萬的費用,看似很多,但其實也就沒那么多了。
畢竟如果想要請一個流量計明星,這點錢光是支付人家的代言費都不夠。
不過還好,他們這次已經和億達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億達在影視圈還是有不少資源的,肖鋒已經通過趙蘇桐,讓他幫忙聯系一些娛樂圈的資源和廣告公司,來制作廣告了。
不過廣告費既然已經收了,那就必須要投放出去,一個敢在主流媒體上打廣告的快餐連鎖的影響力,和不打廣告的快餐連鎖影響力可是不一樣的。
就好比像KFC或者麥當勞,經常在各種主流媒體上打廣告,比如各種電視臺,地鐵和公交的廣告屏,可以說是輪番轟炸,而在各種網絡軟件上,那就更不用說了,廣告打得可以說是鋪天蓋地。
而國內很多做的不錯的中式快餐,卻很少在電視臺,或者地鐵公交上打廣告。
做與不做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也許KFC和麥當勞會在廣告方面投入非常大,但他們一線知名快餐的品牌,卻也隨著這些廣告深入人心,而那些不打廣告的快餐,雖然好像也不少賺錢,但他們的品牌影響力卻和KFC和金拱門差了十萬八千里。
對于名廚制造這樣致力將自己打造成國際知名快餐連鎖的品牌而言,當然不能差了這點錢,你想讓你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有影響力,那就不要在乎這點錢。
所以這次從各加盟商手里收上來的8100萬廣告費,肖鋒打算全部花出去,把名廚制造的名氣打出去。
這8100萬看起來好像是不少,但和KFC還有金拱門,每年動輒上億的廣告費用比起來,可以說根本不值一提。
KFC光是請目前最頂級流量的小鮮肉代言廣告,一年花費恐怕都不低于一個億,更何況他們可不止是請了一個小鮮肉代言。
所以這錢到底怎么花,肖鋒和公司的幾個主要領導,還是商量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后倒是小林提出了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