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道路也重新鋪裝過了,比以前坑坑洼洼的泥水路好走了許多,偌大的院子里,依舊是雜草叢生的樣子,但里面卻多了幾個大型的棚子,一看就是裝武器的倉庫,應該都是最近新蓋的。
連帶著柳金住的破木屋,也都重新翻修了一遍,看來這家伙從肖鋒手里賺來的錢,已經全都花出去了。
有了上次的合作,柳金見了肖鋒的面也很是熱情,先是招呼他到房間里,喝了幾杯伏特加,吃了些點心,然后就直接帶著肖鋒來到了那幾個棚子里面。
柳金最先拿出來的,就是兩根長長的黑管子,外加上面一個子彈箱的大家伙,下面電機驅動,這玩意看起來,非常像是美國的加特林,不過槍管少了四根,口徑也粗了不少。
“喏,這就是你要的航空機槍,GSh-23L。。。”
柳金在前面介紹,肖鋒看的則是兩眼放光,我靠,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加斯特-23L航炮啊!
在想想柳金的介紹,肖鋒真是無語,這毛子關于武器規格的界定,真是思路清奇,尼瑪的,在全世界范圍,口徑超過20MM的大家伙,全世界都認定這就是炮了,可毛子偏不,他們硬是管這種家伙叫槍。
為什么這么任性?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啊!
這款航炮在世界范圍來說,都是大名鼎鼎,因為它的原理是德國人卡爾-加斯特發明的,但最后卻在毛子的手里發揚光大了。
一根炮管發射的同時,火藥發射的導氣來操作另外一根炮管運作,在不增加槍支零部件的同時,還提升了射速,這加斯特原理還是很好用的,只不過財大氣粗的西方武器研發公司,對這點并不看重。
后來二戰時期,毛子就把這種原理用在了航空炮上,最早期的加斯特-23型航炮,就先后在米格-21/23/27/29、蘇-15/19/24/25/27、雅克-38等多款戰斗機上服役過,一度把德國的斯圖卡打的屁股尿流,二戰結束之后,這款航炮,更是贏得了‘狗斗利器’的稱號。
不過二戰結束之后,隨著導彈的出現,以及雷達的發展,超視距空戰成為世界空軍的主流戰斗模式,狗斗方式基本被淘汰,航炮也就沒落了。
二戰結束后,到1970年代前,各國空軍的主流戰斗機,基本都不怎么裝備航炮了。
不過美國佬在越南,經常發生戰斗機發射完導彈之后,被近距離擊落的事情,戰斗機缺乏近戰能力的狀況,讓他們又把航炮從武器庫里翻了出來,重新裝備到戰斗機,運輸機和直升機上,這樣航炮就又被重新發揚光大了。
而前蘇聯也吸取了教訓,在后來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就把這加斯特-23又從武器庫里翻了出來,作了改進型的加斯特-23L,又重新裝到了戰斗機上。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們號稱空中魔鬼的伊爾76運輸機,裝載了兩門加斯特-23L航炮之后,更是把阿富汗那些武裝分子打的哭爹喊娘。
這加斯特-23L航炮,相對于西方的航炮,重量非常輕,戰斗全重只有51公斤,雖然只有兩根炮管,但因為加斯特射擊原理的加持,射速竟然可以高達3600發每分鐘,兩根炮管的火力輸出密度,就可以相當于加特林六管航炮的百分之六十。
隨便扣動一下扳機,就可以在敵方陣地上灑下一大片金屬彈雨,絕對稱得上是殺神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