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我在仙界玩直播,大家幫忙收藏一下,給點推薦唄!螞蟻叩謝,各位書友了!
***************
就在曲凱臣還在琢磨,接下來人類騎兵,會用什么戰術的時候?
那些不斷從身后峽谷鉆出來的人類重甲騎兵,已經在高土坡下面列陣完畢了。
兩個人類將軍模樣的人,從戰陣前面開始徘徊巡視,一邊來回走動,一邊不知道在大聲喊些什么,曲凱臣一看就知道,那兩個人類將軍,應該是在發起進攻之前,在對部隊進行最后的訓話,鼓舞士氣。
果然兩個人類將軍喊完話之后,就各自歸隊,然后人類騎兵戰陣里就響起了各種長短不一的口哨聲。
這種口哨聲很是奇怪,曲凱臣以前從來沒聽過,他以前和人類交戰的時候,只知道那些人類士兵,好像是用非常大的樂器,比如長號,或者是大鼓的聲音來傳遞戰場信號的。
但這種短哨是什么時候出現在戰場上的,會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他并不了解。
而這短哨的好處,卻只有肖鋒知道,以往古代戰場上,將軍都會在最后面的高高搭起的望車上,或者是利用地勢站在高處,縱觀戰場全局來指揮戰斗。
而指揮戰斗的方式,要么是通過鑼鼓聲,要么是通過旗語,或者傳令兵。
指揮精度并不很高,最細也就只能指揮到千人隊,或者百人隊,然后剩下的就要靠,那些百夫長,千夫長的個人指揮能力和軍事素養了。
這方面在古代做到極致的就是征服歐洲的蒙古人,那時候蒙古人的百夫長,千夫長,萬夫長軍事素養都非常高,所以在戰場上隨便拉出一個來,都能獨當一面,也正是靠著這些高素質的軍官,他們才能把騎兵戰術玩的爐火純青,一路橫掃歐洲。
而到后來的明朝,也繼承了一些元朝的戰術思想,朱家開國的兩父子,尤其是到了朱棣因為他本人就有蒙古血統,部下里也有很多蒙古軍人投靠,所以他麾下的明軍,就帶著濃重的蒙古騎兵的色彩。
只不過他把蒙古人的百夫長這種基層軍官換成了小旗,到后來為了獎賞這些在軍中履立軍功的骨干,有干脆把這些人抽調出來組織了錦衣衛。
只可惜后來小農思維濃厚的軍屯制的建軍思想,和抽調骨干組成的錦衣衛變了味,也就毀掉了明軍的優勢。
而直到后來歐洲的普法戰爭之時,普軍率先做出了軍事改革,將軍事指揮細化到了班級別,也就是十人隊,大大的提升了軍隊的戰斗力,在第三次普法戰爭大敗法軍,生擒了拿破侖三世,最后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這才引起了世界各國對軍事指揮權下放的關注。
以至于到一戰時期,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班一級的軍事建設,并且給很多班長,排長都配上了口哨,讓他們在戰場互通有無,指揮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