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不能使用任何工具,必須徒手打撈,四五十公斤的大魚,在海里徒手打撈,這得有何等力氣?
一個網箱一次能養三千多條魚,而這些海上牛仔,一季就能賺三十萬到五十萬澳元,和人民幣要一百五十萬到兩百萬啊!
當聽到這些介紹的時候,肖鋒真特么想去應聘這份工作算了,可惜后來一想到要在海里和鯊魚硬鋼,就熄了那個念頭。
正因為有過對澳洲金槍魚養殖的了解,所以對眼前這養殖三文魚的網箱,就更加好理解了,無非就是那養殖金槍魚網箱的放大版嘛!
這時候丁老板依舊是在滔滔不絕的給肖鋒介紹,他們這網箱的情況。
“。。。其實這養殖三文魚呢,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咱們國內就又養的。但都是在近海,用的都是淺水的網箱,說實話效果不咋地,因為是近海,水質不好。污染非常嚴重,為了避免魚生病,就大量投放藥物,魚養不大,而且品質還不怎么樣。最關鍵是投放魚藥還污染海域。人家諾維國環保那么嚴格,肯定不會這么干的,所以就設計制造了這種深海養魚網箱。。。”
丁老板一邊說,還一邊讓秘書拿來電腦,給肖鋒他們放幻燈片,上面有詳細的網箱資料介紹。
“剛剛肖總說起了澳洲的金槍魚養殖網箱,咱們這網箱的設計理念雖然也來至于澳洲的網箱,但和他們又有很大的不同。咱們這個可是是世界上首座半潛式的深海漁場,結構設計上與傳統網箱式結構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首先就是養殖容積,咱們這個是他們那個的幾十倍,咱們這漁場的直徑有110米,總高69米,空船重量7693噸,容量25萬立方米,相當于200個標準游泳池;外層網衣面積3.5萬平方米,相當于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其覆蓋的水體,相當于400個普通近海網箱所覆蓋的水體。這個養魚場單套造價4.2億元,使用年限25年,一次可實現養魚量150萬條。”
雖然也知道這樣的漁場一次能養不少于,可聽起這丁老板的介紹,肖鋒還是大吃一驚,一次能養150萬條三文魚!!!
這特么要是養成了,一票能賺多少錢啊?
其實三文魚就是鮭魚,國內又叫紅鱒,或者是大馬哈魚,一般一條也就三五斤重,肉質鮮美,刺也少,非常受老百姓歡迎。
經濟價值雖然比不上藍旗金槍魚那么貴,但一次能養這么多,經濟價值也一樣不低。
這深海漁場一套造價4.2億,聽起來很貴,但能用25年,平均下來每年成本也就不高了。
這時那個丁廠長依舊是在口若懸河的介紹著,他的海上漁場。
“咱們這漁場在結構上分為3個部分,下面是7個浮筒組成的浮筒群。它們提供不同大小的浮力。中間則是漁場的核心養殖框架結構,其主體是一個由12邊形全鋼結構組成的“巨籠”。上面的白色建筑物是為工作人員準備的工作生活區域,這樣一個漁場,只要7個工人就足夠了。而且咱們這漁場絕對安全,因為使用的超高強度的鋼材,能夠提供超過10噸的預張力,所以可抗12級臺風,平穩性遠遠高于傳統的養殖網箱。還覆蓋兩層漁網,海浪或者鯊魚根本就別想撕破咱們的漁網,根本不用擔心損失。”
丁廠長在解說的同時,也在觀察留意著肖鋒的神情,他看肖鋒聽得非常認真,心里就越發高興。
人家肖鋒可絕對不差錢,如果他們這套海上漁場,在國內能找到合適的賣家,那他們就又開辟了一個新的財路啊。
“說說這三文魚養殖吧!”
聽完這海上漁場的介紹,肖鋒又問起了這方面的事。
金槍魚養殖雖然賺錢,但肖鋒更加關注的是能走量的市場,三文魚無疑就非常適合他的定位。
“好的!肖總,這三文魚是冷水魚類,對水質要求不像金槍魚那么敏感,但也只有一些特定水域才能長得好。他們一般生活在水溫15-18度的區域,其實國內現在在陸地上,就有一些搞淡水養殖的。他們養的那些叫鱒魚,也是三文魚的一種,一般二斤左右就拿出來賣了,肯定沒海里的經濟價值高。這海里養的,一般能長到4-6斤,這是三文魚的最佳重量,一般半年就能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