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開著越野車,在島上四處亂晃,收集島上的土壤資料,查閱當地的氣候降雨資料。
終于在又一個禮拜之后,大梁的團隊給肖鋒和陳永祿拿來了一份初稿。
“根據這段時間,對梅花島地質情況的勘探,我們發現,這座島是一座巖漿島,島嶼的情況是地幔下三十米深,就是花崗巖了,上面全都是土壤。整座島嶼的面積,大約有一百二十四平方公里,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坡度平緩,非常適合建設成一座大型城市。。。”
“陳總之前說過,想要建設一座能容納一百萬人居住的城市,所以我們設計了一個草圖,考慮到節約土地,所以大量的建筑使用的都是高樓。而因為本地經常會有風雨侵襲,所以樓都不會太高,最高也就四十多層。。。”
“。。。。。。。另外我們會在這里,設置一個行政中心,城市的管理者們,都在這邊上班。這里是醫院,學校,還有警局,消防局等等。。。。。。。。。這邊是一個大型商業中心。。。。。。。這里是廢水處理廠,以及垃圾處理中心。。。。。。。”
“島上的供電模式,因為這里風能比較充足,我們考慮建設風力發電廠,還有陽光發電站,這樣能夠最大化減少污染。。。。。。。。。”
不得不說大梁這個團隊設計的方案,讓肖鋒和陳永祿都非常滿意。
就因為一點,那就是節省土地,梅花島本來土地面積就不大,如果采用西式城市的設計方案,那一百萬人根本都不夠鋪的。
家家戶戶都獨門獨院,這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島,別說裝一百萬人了,裝個幾十萬人就鋪滿了。
而如果采用大梁他們的設計,他們連梅花島一半的土地都沒用上,就已經能滿足這樣一座城市的需求了。
當然這只是初步草圖,后期的設計,還要大梁他們團隊具體考量之后,才能規劃設計出來。
目前這只是一個最初的設計理念,而肖鋒和陳永祿看過之后,都覺得這個方案非常不錯。
先把管理中心的架子搭建起來,然后醫院,學校,商場之類的全都建起來,周圍的島上牛羊養起來,從大陸的工人招過來。
到時候他們自然就有在梅花島買房定居的需求,到那個之后,他們的房地產企業就可以上馬了。
一棟棟樓房建起來,在賣給那些工人。
嘿嘿,如此循環,要不了幾年,這島上的人氣就有了,到時候開發也就上軌道了。
港口建好,開發搞起來,島上的人氣聚起來,到時候這座城也就建成了。
如果今后人口繼續增加,那就把陳家島,李家島,翁家島,麥家島這四個離梅花島最近的適合人類居住的大島,全都并進來。
填海造島,這些本來就是華國人最擅長的,嘿嘿,如果發展的好,要不了幾年,肖鋒就有把握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建出一座巨大的華人城市。
等到那個時候嗎,他那個虛無縹緲的海外團隊,就可以掛靠在這里了。
最關鍵是有這么個地區打掩護,那他從異界搞回來的那些超前科技知識,是不是就可以在這邊開始組隊搞研發了?
一想到這,肖鋒就感覺有些迫不及待。
大梁見他們的初稿方案,讓陳永祿他們非常滿意,就動力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