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封建王朝制度,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是很黑暗殘暴的,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其實就是一部對外的征服史。
后來羅馬帝國崩塌之后,高盧人又粉墨登場,尤其是中世紀之前,里面還涉及了很多宗教因素。
那段黑歷史,甚至連歐洲人自己都不愿意過多描述。
直到中世紀,意大利那邊開始文藝復興之后,才開始有了像現代文明的啟蒙,漸漸走向了現代文明。
尤其是英格蘭那邊搞出了《大憲章》之后,第一次正式承認了貴族的地位,承認了國王與貴族,教會公治國家的模式。
這才保證了歐洲后來數百年,雖然各國戰亂,起義,和叛變層出不窮,但效仿了英格蘭法制的國家的王室和貴族血脈,始終得以延綿下來。
這是人類第一次給權力戴上了枷鎖!
而反觀華國這邊主導的東方式封建主義,卻始終在孔老二的徒子徒孫們吹捧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那一套,始終不能限制皇權,這才導致了歷代王朝逃不出三百年輪回的怪圈!
說的簡單直白一點,那就是西方的封建制度下,國王的權利不是無限大的。
一旦有昏君即位,如果他倒行逆施,那么就會引起貴族和教會的反對,一旦反對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那么他們就會聯合起來,廢掉國王。
這就有了后來的被砍了腦袋的查理一世,可你看盡管英王被砍了腦袋,可后來英國人還是選擇,讓英王的女婿來繼承了王位,保證了王室血脈的延綿。
當然也有玩崩的,比如同樣被砍了腦袋的路易十六。
但你看哪怕法國那么宣傳共和,可后來還是在短暫的共和之后,又在拿破侖的帶領下搞出了一個波拿巴王朝。
說白了,限制住權利,雖然會加大內耗,但卻會給國家糾錯的機會。
而反觀東方的封建制度,就是因為這個制度的缺失,就始終陷入到三百年一輪回中出不來。
從孔老二的學說上位開始,他那套學說就是強化皇權,忽悠老百姓的。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家的學說,還比較健康向上,強調什么大復仇主義,還在講什么君子六藝。
可是當到了宋朝,老趙家開始真正的崇文抑武之后,這就壞了菜了,尤其是后來南宋的朱扒灰,又搞出一套知道跪舔皇權和洗腦百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程朱理學之后。
我中華大地的風氣是徹底敗壞了!
這幫孔老二的學徒,為了爬上去,天天吹噓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從此文人徹底上位,武官徹底被邊緣化,中華尚武之風徹底丟失。
而從那個時代往后宦官們,和朝臣們,就經常會圍繞著皇權來展開爭斗,這樣就造就了歷代皇朝內卷的開始。
后來的歷代皇朝,再也沒有了像漢唐一樣開拓進取的勇氣。
當然這東方的封建制度,也不是一無是處,最起碼在維持和平穩定方面還是有一手的。
雖然每個王朝都逃不過三百年一個輪回,但在王朝的初期和中期,維持社會穩定方面,確實還是有一手的。
不像西方的封建王國,那就基本是誰都不服誰,打了整整數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