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政府也一樣不開心,少了這些人,他們每年也會少收很多的稅啊!
所以為了不激化矛盾,肖鋒只能接受巴勃羅的提議,慢慢來。
沒辦法,誰讓這里沒有可以因為員工拒絕加班,而判他們倒賠的法律呢!
真是讓人無奈啊!
而另外一方面,最近巴勃羅團隊最近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應付那些頻繁上門的債主。
之前沃格林為了擴張,可是大舉舉債。
從銀行,金融機構借了一百八十多億美元的貸款。
雖然近幾年也還了一部分,可現在這一筆巨額債務,已經成了壓在他們身上沉重的負擔。
一百八十億美元的債務,光是每年要支付的利息都有幾個億美元。
而現在公司已經面臨破產的境地了,在按照原來的合同執行還款計劃,那肯定是不合理的。
所以巴勃羅和這些銀行,還有金融機構談的就是新的還款計劃。
降低利息那是肯定的,延長還款期限那也是肯定的。
如果不答應,那他們就找其他的金融機構進來,代替現在這些金融機構。
說白了就是拆東墻補西墻。
而對這些銀行和金融機構而言,其實他們還是愿意和沃格林合作的。
雖然現在這家公司連年虧損,可他們才是最清楚這家企業虧損的原因的。
這家企業之所以會虧損,并不是因為他們不賺錢,競爭力不強。
而是因為他們背負的沉重的銀行貸款利息,還有人員開支。
而現在沃格林的動向已經非常明顯了,就是要從這兩方面改革。
目前人家已經開始造勢,博同情,要裁員了。
一旦裁掉那些多余的藥劑師,那么光是人員開支,他們每年就能夠節省二十多億。
那省下這筆錢,來還銀行的貸款,那就輕松的多了。
而且人家還會繼續拓展新的市場,和藥物。
這樣看來,接手沃格林的新團隊并不是草包。
也許要不了幾年,他們就能把沃格林拉出泥潭。
這樣一來的話,誰愿意和米國第一的連鎖藥店過不去呢!
要知道,最近他們也聽說了,沃格林正有意打算申請一個保險公司的牌照。
如果申請不下來,那就直接購買一家保險公司。
這說明他們打算進軍保險領域。
而保險公司,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而言,那可是讓他們又愛又恨的一個對象。
因為保險公司能夠帶來非常豐厚的現金流。
如果投保的人多,那么他們的現金流,甚至完全可以超過銀行。
沒錯,保險公司就是這么一個可怕的存在。
看看沃格林同行業的CVS,不就是在保險領域干的好好的嘛。
而現在看來,沃格林也打算這么干了啊!
以他們家的實力,他們想要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看起來還真就不難。
肖鋒甚至針對米國藥品價格昂貴的特點,和巴勃羅的團隊專門設計了幾款醫藥險。
這米國的韭菜割起來,難道他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