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于BYD未來的電動車設計研發而言,絕對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前段時間,他們剛好推出了他們新一代的明星產品,漢級的轎車。
這款車,從性能方面那是絕對的沒話說,無論是加速能力,還是續航里程,都一點不虛特斯拉。
而且車內的高級感也營造的非常好,各種用料都非常不錯。
而且上市之后的預售情況也是不錯,可如果和特斯拉比起來,卻還有這不小的差距。
原因在哪里?
就差在,他們沒人加會營造科技感的氛圍這一塊。
通過多年的營銷轉型,BYD已經擺脫了早年,人們對他,只會抄襲山寨別家的印象。
但如果說起創新,人們對他的印象就還是不太足。
至于營造科技感,未來感,那就更不要提了。
現在很多人買BYD,更多看重的是他超高的性價比。
可以用買中級轎車的價格,買到一部頂級的高級轎車的品質,而且還是電動車。
這才是很多人購買他的主要原因。
而反觀特斯拉,在國內的產品,可以說不斷在簡配,可卻依舊有無數人愿意為他買單。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給自己貼的標簽就是:科幻與未來!
現在BYD,有了星火科技的助力,已經看到了迎頭趕上的希望。
所以這幾天王總很興奮,兩天之后就和星火科技簽訂了合作協議。
甚至還聯系于總,讓他盡快把編程的人手派過來,同時他也會把公司的人工智能工程師,調過來就和星火科技的人一起,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把車輛人工智能這一塊給解決。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決定,也是因為現在圖形識別基礎這一塊的人工智能,是星火科技做出來的。
可以說他們設計了這套系統的底層語言,而華威的工程師,就是要在這些底層語言之上,在做出決策的邏輯。
而BYD的工程師,則是要不斷測試華威工程師的成果,與此同時還要在測試同時,不斷提出改進的要求。
因為他們才是終年玩車的專家,他們最知道用車的客戶,需要是什么。
所以這就需要三方協同作戰了。
而華威的于總,也是欣然應允。
最近幾天,他一直沒走,也是因為這幾天來,他在星火科技看到了越來越多以前根本沒想到的東西。
就比如陶瓷電感,陶瓷磁珠,濾波器,震蕩子,振動感應器等等這些電子元器件。
這些都是制造主板和芯片所需要的最基礎的材料,而以往這些材料,他們是都需要從日本和灣灣進口的。
因為這方面,確實是日本做的最好。
至于國內的廠家,到不是他們不支持,而是技術上真的和人家差了兩到三代不止。
而現在他們發現星火科技里,居然也有這些東西。
可以說制造主板,和芯片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的材料,居然突然都能國產了。
這可是讓最近因為被米國卡脖子,而鬧得吃不香睡不著的于總,可是被這意外發現的公司給高興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