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作為一家公司的大老總,于總對這個時代的殘酷,尤其是在商界領域的殘酷,認知可比那些熱血小青年強太多了。
在他看來那些小青年有熱血是好事,但正視現實也一樣是需要勇氣的。
這么多年來,咱們進入的領域還少嗎?
遠的不說,就說煉鋼!
大家都說這個領域技術含量不高,可實際情況呢?
現在我們卻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特種鋼鐵進口國,而我們主要的進口對象就是日本。
在特種鋼領域,咱們差的實在太遠了,如果你切實到過一線,了解我們和國外在特種鋼領域的差距,估計你會驚掉下巴。
就說大家最看不上的房地產,譬如那些此前數年各地都有修建的地標建筑的摩天大樓,動輒數百米高的那種。
這種大廈里需要使用的龍骨,大梁,角鋼,就都是從日本進口的。
因為日本人的鋼材在防腐,防銹,抗曲服,抗拉伸方面的品質,就是比咱們的強,你不服就是不行。
還有機床,咱們也是努力了數十年。
才從原來都看不到人家的身影,變成現在勉強能夠看到人家的后尾燈。
現在霸占機床行業上游頭部的,依舊是山崎馬扎克,和德國的DMG。
最近幾年如果不是幸運的從歐洲某國搞來了一批五軸機床,軍迷們津津樂道的黑絲20恐怕也沒這么快能飛起來。
可即便是有所突破,現在每年的J20的產能,還是相當有限。
就是因為咱們的機床數量太少了,而這樣的機床,咱們造不出來啊!
還有就是最近幾年,網上總是有一種什么咱們是發達國家粉碎機的論調。
說什么咱們不管進入那個領域,都會讓這個領域原來的企業遭殃,因為他們原來高價買的產品,都會被咱們做成白菜價。
誠然我們去的這樣的成就,大家應該很高興,但我們更應該透過現象看到后面的本質啊!
每當于總看到這樣言論的時候,都不但不會感到太高興,反而會感覺很心酸。
這很值得驕傲嗎?
難道這就應該是咱們自主企業的追求嗎?
進入一個領域,就靠價格戰把外國的企業給搞死了,然后咱們自己的企業在打價格戰,狗腦子都打出來。
最后卻是白白讓外國人撿便宜,用極低的價格購買咱們的產品。
這樣的結果,是任何一個商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每家企業進入任何一個領域,生產制作產品,不應該都是為了追求高利潤嗎?
正因為有了高利潤,企業才能繼續投入搞正向研發,可如果只是勉強掙一口活命錢,那企業還發展個屁?
這樣的事情不但不應該值得驕傲,反而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為什么我們不能從外國人哪里賺到高額的利潤?
為什么我們的產品,就不能帶上高額的附加值?
你看看那幫法國人,意大利人,每天都過得很悠閑,一周就上三天,或者四天的班,可卻依然能夠享受高質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