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方總和于總就從實驗室里出來了,只留下他們帶來的那些技術專家們,依舊狂熱的圍在實驗室里。
對著人家給的那一顆芯片,翻來覆去的研究個不停。
而方總更是拿起電話就給公司的大老板打了過去,而第一句話就是:“有救了……”
方總打完電話的時候,已經是激動的滿臉潮紅了,她和于總直接來到了外面的會議室。
剛好看到星火科技的CTO胡總還沒走,正在會議室里和第九實驗室的何總在聊天。
于是方總直接開門見山就問了。
“胡總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這個碳基芯片制作的原理啊?”
作為一個科研人員,她也不太喜歡兜圈子。
而且硬件他們已經確認了,現在她更需要了解一下這枚芯片的設計原理,為今后大家的合作做準備。
而且這么高科技的產品,就算胡總給她大概解釋一下,也用不著害怕會泄露技術。
胡總微微一笑,倒也沒有拒絕。
“嗯,這其實主要還是從我們解決了使用石墨烯制備碳納米管開始的……”
對面的方總,看著這個年輕人,不由心里暗罵了一聲小狐貍。
這個胡總還真是夠狡猾的,他一句話就等于告訴了大家,沒錯,他們的碳納米管就是用石墨烯制備而成的。
要知道在這之前,在如何大量制備碳納米管一直是困擾世界各國科學家的主要難題。
就比如也有英國的科學家提出,只要把石墨烯卷起來就能得到碳納米管,這個想法非常不錯。
但到底該怎么才能做到,卻一直沒有解決。
而去年的MIT那幫米國人研發成功的碳納米芯片上面的碳納米管,其實都是用化學溶解,然后再提純的方法制備出來的。
在沒有星火科技的碳納米管之前,這種方法就是當下世界上最主流的碳納米管制備方法。
效率高,良品率也比較高,但最大的問題就是污染也非常高,而且成本也同樣非常高。
現在全世界,能夠支撐得起使用這種方法大量制備碳納米管的國家,也就只有米國了。
而現在星火科技,顯然是找到了一條其他的路徑。
只不過他們到底用的是什么辦法,人家顯然不太愿意對外公布。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是人家的獨門絕活,任何人都不會愿意把這種方法公之于眾的。
而且星火科技的科研人員,顯然也不是大學里的那些科研人員。
如果是大學里的科研人員,取得了這樣的成果,那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發論文,然后申請專利。
最后就是拍賣專利,或者是和全世界范圍的資本大佬們合作,賺得盆滿缽滿。
而星火科技這項技術,顯然應該是他們背后的那個科研團隊的成果。
首先他們很低調,不像那些學校里的科研人員那樣有學術成果方面的壓力,而且人家也不在乎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