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科技之所以不想那么提前暴露,可不止是因為不想暴露在資本和世界第一槍口下那么簡單。
另外一個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現在的星火科技太過弱小了。
其實搞硬件開發,可并不僅僅是你能夠把芯片制造出來這么簡單。
你還要根據你硬件的特點開發出,相應的指令集。
比如米國人最早搞出來的X86,后來幾乎所有的電腦系統,都是在這個架構下開發出來的。
就比如微軟的視窗系統,甚至蘋果的臺式機系統,都是在這個架構下開發出來的。
而等到了移動智能終端發展起來的時代,就有了ARM。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兩大系統,比如蘋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就都是在ARM的架構下開發出來的。
甚至是H公司的EUNI等等都是來自于ARM的授權。
甚至他們的麒麟芯片,都是根據ARM的指令特點而設計的。
所以說軟件和硬件,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
芯片就相當于是賦予了一套系統骨骼,而軟件就是賦予了這套系統肌肉。
兩者結合到一起,這套生態體系才能真正的站起來。
現在星火科技的問題就是,他們的硬件體系已經基本能完成自主研發建設了。
可關鍵是軟件系統,這還需要很多人來搞研發。
而他們的碳納米芯片的基礎架構,其實星火科技這邊已經完成了。
因為他們在這套架構之下,已經搞出了非常高端的人工智能。
可現在問題是,他們需要更多的人了解這套架構,了解碳納米芯片的好處。
然后來圍繞著碳納米管芯片來搞開發。
就比如現在圍繞著硅基芯片,很多人都知道想要以這套硬件為基礎來開發搞軟件。
那你就要了解C語言,你在搞編程的時候,就要用到米國人開發出來的C++和JAVA等編程工具。
可現在星火科技搞出了碳納米管芯片之后,他們就根據這套硬件的特性,自己搞了一個架構。
而且還根據這套硬件的優點開發出了一套C+++還有新一代的JDAD的計算機編程語言。
而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套架構,和計算機語言更快,更加廣泛的宣傳出去。
所以這也是星火科技那邊為什么愿意搞一個實驗室,掛靠在濱城理工大學名下的主要原因。
因為學校就是傳播知識最好的地方,更何況濱城理工大學本來也不是一所弱雞學校。
這所大學里有著非常多的優秀理工直男,只要將這些優質資源集合起來,再把只是灌輸給他們。
那么就很容易可以培養起一大批,圍繞在碳納米管芯片周圍的開發者。
而這些開發者,將會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會根據星火科技從這個實驗室里泄露出去的架構,和系統搞各種軟件開發。
而H公司則會成為第一個入局的大型公司,他們可以根據這套系統做很多事情。
比如硬件方面適應之后,他們就可以讓他們的程序員,轉頭開始搞適應碳納米管芯片的軟件開發。
最關鍵是他們有直接面向大眾的銷售渠道。
而且他們在業界有著無比巨大的影響力,一旦H公司在星火科技這邊嘗到了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