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型生化環材方面的公司,到底要如何才能成長起來?
首先他要有市場,先能生存下來。
這一點,就要靠第九實驗室了,在這個領域,他們已經成了一個超級無敵的奶爸。
不客氣的說,如果他們愿意,他們可以奶上數百家小型生化環材的公司。
而這些生化環材公司起步,那幾乎都是要從給他們做外包開始。
就好比富士康,最初起家就是靠給因特做代工,再到后來給蘋果做代工。
以前他們就是一家流水線的組裝廠,可是干著干著,自己財力夠了,他們就開始自研敢一些項目了。
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富士康還是電子市場上非常有名的一家電腦主板生產制造企業。
這電腦主板,可是要有相當技術含量才能做出來的。
另外就是,他們現在已經受夠帶來夏普,并且靠著低價策略,已經讓夏普在液晶屏幕市場上開始起死回生了。
而目前國內那些中小生化環材方面的企業,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生存下來。
他們只有先生存下來,然后才有機會,成長外后來的富士康。
而他們的生存自然就離不開第九實驗室的支持,說白了就是要靠第九實驗室來奶。
而且這樣的企業和富士康還不一樣。
富士康那就是個流水線的組裝廠,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地段勞動力,不需要動腦的工人。
只要培訓出足夠多的能坐在流水線上的工人就可以了。
而第九實驗室的這些外包公司,招收的可都是生化環材方面的大學生。
能夠在實驗室里動手做實驗,掌握最基礎生化環材科學知識的大學生。
別看這些大學生并不是名校畢業,可是只要給他們合適的環境,給他們好的機會,誰又能保證他們的腦子里不會迸發出火花?
說不定某個人,在某一天就會完成從量到質的蛻變,直接來個一鳴驚人。
而這樣的人,哪怕是一萬個人里面能出一個,那就足以撐起國內生化環材的科研領域了。
畢竟我們每年光是這個領域的畢業生,就足足有數十萬。
只要在這個領域,有了足夠多的領軍人物,那么今后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投入到這個行業和領域。
就好比前些年的程序員,就是炙手可熱的工作。
正因為最前面的一大批人在這個領域嘗到了好處,才讓后面又有無數的人開始報考這個專業,進入這個領域。
不過一窩蜂的后果,就會造成內卷的下場。
現在很多人都說了,國內的程序員崗位就只有五百萬,可是我們現在的程序員卻又一千萬。
而且每年還在以一百萬新增畢業生的方式,在增加。
由此可見將來,程序員這個行業注定是悲催的。
別看現在程序員能賺二三十萬的高薪,可再過幾年等到市場人力嚴重過度的時候,你看看那些黑心資本家會給你開出什么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