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這樣下去,他恐怕一輩子也就那樣了。
所以趁著還沒到四十歲,他選擇回了國,其實也剛好是因為他收到了第九實驗室的邀請。
而這家公司在國內也是當下首屈一指的科研型公司,論資金實力一點不比米國那邊的公司差。
說起設備,那就更不用提了,一水都是最好,最頂級的設備,而且每個項目主,只要要求合理,上面都會給他們批采購設備的費用。
說起大方,他們真的一點不比米國公司差。
最關鍵的是,他從米國回來之后,可以直接當項目組的組長。
這樣一來,就不用像在他在米國時候那樣,雖然參加了很多名頭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的項目組。
可管理者不是白人就是印度人。
比如他在MIT的時候,參加過幾個醫療器械研發的項目組的組長就都是白人。
那些個白人,最多把他當成工具人,經常給他分配一些最枯燥,最乏味的實驗和數據采集的工作。
把他搞得是不厭其煩,有時候他有些創意,最后被采納了,可是出成果的時候,貢獻名單上卻沒有他的名字。
人在屋檐下,他也只能咬牙認了。
這也是他后來跳槽去了硅谷的原因。
原本以為硅谷那邊的環境能好一點,可他哪能想到,那里到處都充斥著印第安人。
那些個阿差,最擅長的就是夸夸其談的吹牛,和PPT做項目。
每次有什么項目的時候,都會做一堆PPT出來,然后在會議上口若懸河的吹牛B。
可特么的老外,還專門就吃他們那一套。
對他們那滿口咖喱味的謊言,還非常相信。
反而是黃海濱這樣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員工,不太招人待見。
到后來,他參加的那些項目組,很多管理者都換成了那些咖喱阿三。
而這幫家伙,可特么把黃海濱給惡心壞了、。
陰險狡詐,還抱團,經常欺壓小組里的華人員工。
而最后黃海濱,沒太過猶豫就從硅谷辭職,回到國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再也受不了那些阿三的氣有關。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為了那二十來萬美元的年薪,就長期忍受白人的白眼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為了那一本米國的護照,就愿意忍受阿三的欺壓的。
以前國內缺乏配套的環境,這些科研人員,就算想回來,也沒有像樣的機會。
所以大家,只能硬著頭皮忍著。
可是現在隨著國內一大票高科技公司的崛起,還有國家對科研的越來越重視,很多科研人員發現他們的機會來了。
就比如黃海濱,當初在接到第九實驗室的邀請之后,真的是沒費太大的勁。
也就是權衡了兩天,就選擇辭職回國了。
而在加入了第九實驗室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選擇沒錯了。
這絕對是當下最符合他思想理念的另一家公司了。
首先就是公司的工作環境,真的是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