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果在高端軸承這一塊,可以說國外對咱們一直是進行封鎖的。
想要從德國或者日本引進那種高端軸承,可是相當費錢的。
最可恨的是,哪怕你很有錢,他們也不一定會賣給你。
萬幸的是,在手術機器人這一塊,當初米國的那幫設計人員,就很巧妙的避開了這個問題。
其實這也主要是和手術機器人的特性有關。
說起手術機器人,我們可能很難想象這玩意,其實就是脫胎于工業機器人的設備。
而所謂的工業機器人,其實最早的工業機器人就是機床。
上世紀50年代之前,工廠里的機床都是一代產品,就是單一性能的產品,比如車床,銑床,磨床等等。
再后來,到了五十年代末期,米國人就把這些有著不同性能的機床組裝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第一代集合了車,銷,鏜,銑,磨等五種功能的第一代工業機床。
在之后就是因為電子科學的***,于是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德國人和日本人,就把這種現代化的工業機床給發揚光大,并且做到了極致。
而當時這種五軸聯動機床,就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現代加工中心。
其實這就是第一代的工業機器人,只不過外形和我們認知里那種有著腦袋和機械手的機器人并不太一樣。
但機器人該有的功能他都有。
就比如他加工單位里的夾具,和加工刀具,其實就是我們認知的機器人的機械臂。
而他們的數控面板,就是他們的大腦。
而在這第一代機床之后,歐美的大公司,又開發出了流水線機器人。
而這種流水線機器人,主要應用在汽車工業上,主要就是給汽車的白車身進行焊接等工作。
而這一代的機器人,就和我們認知的機器人比較像了。
雖然同樣沒沒有腦袋,但卻有著嘗嘗的機械手臂,一邊可以固定車身,并且把車身按照程序設定的角度來回翻轉。
另外一條機械臂,則手持焊槍,可以不斷以各種角度鉆入到車身內部,在車上上完成焊接。
而這兩代工業機器人的控制,都離不開滾珠絲杠軸承。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工作時候的加工精度,就都是由伺服電機,和滾租四缸軸承來控制的。
而說起這手術機器人,雖然也是脫胎于工業機器人,但在是否使用滾租四缸軸承這一塊,當初的設計者就犯難了。
因為手術機器人工作的工況,和那些工業機器人可太不一樣了。
如果在這樣的機器人身上,裝滾珠絲杠軸承,一來是成本太高,二來也是會大大的增加設備的體積。
而這就違背了設計者的初衷了,而且滾珠絲杠軸承,對工作的環境要求可是非常高的。
這就和手術機器人的設計理念不相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