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你的公司做的有所起色,那么這些人就會不斷鼓動你加快融資進程。
盡快的展開B輪,C輪,甚至是D輪的融資,然后盡快上市,讓他們收回投資,落袋為安。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不斷以各種馬甲入局,反正就是要稀釋你的股權,從而漸漸的奪取公司的經營權,和管理權。
所以就算你的企業做的很成功,哪怕在規定的時間內上市了,可是最后你卻會發現。
不知不覺之間,你身邊的管理層居然已經被對方換了個遍。
到時候雖然你依舊是公司的董事長,CEO,可實際上你卻只是個橡皮圖章。
因為每當召開董事會,做重大決策的時候,你的任何提議,都會被對方掣肘。
因為人家在董事會里的投票權要遠比你多。
這還是你經營成功的情況下,如果你經營的不成功,那結果就更糟了。
對方會更加催促你盡快融資上市,而這時候他們就會直接派人參與公司管理了。
他們會幫你美化公司的財務數據,然后會給你瘋狂飲料,來包裝你的公司。
因為他們要盡快收回成本。
可如果他們發這樣做,還是不行,那對不起,他們就會拿出之前的對賭協議,要求你把以前的融資連本帶利都還給他們。
如果你沒錢還,那他們就直接把你一腳踢出局。、
最后他們會把你辛辛苦苦創立的企業和點子,打包賣掉,又或者是拆分掉。、
這就是那些互聯網金融巨頭,最赤果果的操作手段。
而像李文松和黃海濱這樣的創業者,都知道他們手里的創意,到底有多值錢。
因為他們的這些發明,可是剛好可以彌補國內某些產業空白的,面對的市場空間那可大了去了、。
只要今后做得好,那成長為千億級別,甚至萬億級別的企業,那都不是算事。
所以他們最忌諱的就是,在公司里不能掌握絕對的話語權。
所以作為聰明人,他們在最開始融資的時候,就不會想和任何資方簽訂什么對賭協議的。
因為他們不想背負上太多的壓力,因為搞科研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寬松的環境。
第二,就是他們就算可以接受把大部分股權都轉讓出去,但他們也會要求簽訂同股不同權的AB股協議的。
因為他們要的是公司的絕對控制權。
因為只有他們才知道,未來公司會向什么方向發展才是最好的。
畢竟公司最重要的發明,都是他們搞出來的,所以他們知道這樣的設備,未來發展成什么樣,才能解決人們的痛點,滿足人們的需求。
所以他們最痛恨的,就是那些金融互聯網巨頭,因為這幫家伙最喜歡干的就是雀占鳩巢。
一旦要是發現你的企業成長潛力巨大,那他們會想方設法,把你的企業變成他們的子公司。
然后在那你的公司,包裝起來,到股市上去講故事,攫取更多的利益。
因為這幫互聯網金融公司,其實就特么是一群高利貸公司。
他們對科技不感興趣,他們只對錢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