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照專門的廠家定制,那成本又非常高,而且還會非常慢。
所以他們就利用自己手頭的裝備,自己生產他們所需要的試驗裝備。
正是從那時候起,黃海濱就充分的接觸過各種機床設備。
從德國的DMG,到山崎馬扎克的頂級裝備,他都用過。
所以他對機床的了解,可以說比今天一起過來的任何一位創業者都多。
這時候他看到這臺設備上面的兩條持又鐵坯的機械手臂,這就好比是普通機床所使用的夾具。
不過和普通機床使用的夾具不同的是,這兩條手臂可是可以活動的。
要知不管是DMG還是馬扎克的機床在加工生產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臺架或者是夾具發生震顫。
因為一旦臺架和夾具發生震動,那么肯定會影響到加工工件的震動。
所以有時候為了保證加工精度,這些機床所安裝的位置,甚至都是需要專門想修建廠房的。
而這些廠房的下面,不但要填沙子,還要填充各種阻震橡膠。
這樣的地基,會吸收從其他方向傳來的地面震動,同時在設備加工的時候。
還能夠有效的吸收從機器設備上面傳來的震顫力,并且在地表之下的緩沖區化解,不會像硬地面一樣,在受力的同時還要給設備傳遞一個反作用力回去。
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發作用力,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機加工的精度。
所以一臺五軸聯動機床的安裝和使用,可是非常又講究的。
可是今天他看到這臺設備可是讓他開了眼界。
這臺‘機床’肉眼可見,腳底下就是一片硬邦邦的水泥地,完全沒有任何的緩沖保護措施。
可這臺機床在開動的時候,卻依舊穩如老狗,加工精度絲毫不受影響。
而這個秘密,就發生在那兩條起著夾具作用的機械手臂上。
當加工的刻刀在他們夾持的工件鐵坯上刻畫游走的時候,刀具施加在工件上面的作用力。
會通過工件傳導到這兩條機械臂上,而這兩條機械臂,居然會隨著作用力的傳導過來,而時不時在微調各種持有工件的角度。
這就好像兩條會打太極的機械臂一樣,當對方又一股蠻力沖撞過來的時候,他們就會畫個圈圈,直接把對方的力度給化解掉。
這對于見慣了普通五軸聯動機床加工生產的黃海濱而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因為在他的概念里,機床加工工件的時候,硬鏈接是在所難免的。
因為如果不硬碰硬,那機床的刀具,有如何能在工件上作業,刻畫車銑出自己想要的形狀。
而眼前這臺機床就留完全顛覆了他對傳統機加工的概念。
因為這臺機床實行的就是軟連接,采用的就是曲面加工,和柔性加工的模式。
就是說在作為夾具的兩個機械臂,在不斷微調,化解加工刀具在工件上縱橫開闔,帶來的巨大沖擊力的同時。
加工的刀具,居然也在時時的調整角度,能夠保證跟隨機械臂的調整,而不間斷的完成機加工。
這尼瑪,不就是傳說中的柔性加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