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國內的醫院,因為某些不可說的原因,即便是到現在也沒能采取醫藥分離的措施。
所以醫患矛盾,其實再根子上,就是不可能緩解的。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其實如果站在醫生的角度,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個醫生從上大學開始,別人四年大學出來就可以工作賺錢了。
可是好的醫生,基本要碩博連讀,基本在校就要八年,然后還要又兩年的實習期,之后還要面臨醫師考試等等一個過程。
所以說從他開始學醫,到最后成為醫生獨當一面,就需要十二年左右的時間。
而咱們國內因為特殊環境的緣故,給醫生的薪資又并不高。
要知道在國外,一個醫生只要拿到牌照成為正式醫生,那薪資待遇是絕對不差的。
起步就是高級白領的水平。
可咱們國內呢?
成為一名三甲醫院的醫生,基本工資兩千多,加上獎金,也就是六七千。
這還是大城市三甲醫院醫生的水平,小城市就只能拿的更少了。
這點工資,你說對得起人家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嗎?
更何況,現在什么物價,房價水平?
社會那么浮躁,你讓醫生就拿著這么點工資,安貧樂道當**做貢獻,這不是開玩笑呢嗎?
所以當又外來的誘惑出現的時候,又有幾個醫生能夠守得住本心?
不過畢竟不是所有醫生,都愿意隨波逐流的。
蓬萊閣APP的出現,就給醫生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以往大家只能被局限在自己的醫院里,接單問診。
而現在大家可以在平臺上,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
而且在這里,你無需面對醫院內部的問題。
比如在醫院,要講究論資排輩,要講究經驗,人們到醫院更愿意相信那些頭發白的老醫生,因為認為他們會更有經驗。
可實際上,很多年輕醫生的水平也并不差的,甚至有天賦的醫生,其實比那些老醫生更厲害。
畢竟有些老醫生,其實也就是摸魚的水平而已。
但在現實的醫院里,人們誰也不愿意找年輕的醫生。
而在蓬萊閣APP里,就完全沒有什么論資排輩的說法。
醫生的水平,可是全靠平臺請來的專家評定打分,還有靠病人的評論打分的。
平臺請來的專家不是吃素的,而且甚至請來的還是國外的專家,定期輪換的。
這樣就減少的國內醫生,靠拉關系評級的機會。
而這里的病人反饋,可更不會像某寶上一樣可以刷評論的。
這里都是實打實的病人評論,因為病人評論可是要確實提交被該醫生診斷的記錄。
而且最后到底病看沒看好,花了多少錢,醫生服務態度如何,這些都是病人要提交的。
所以在這個平臺上,醫生完全是靠技術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