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互聯網體系的大佬,卻會給你說,哎呀!老弟,你這個企業不得了啊,這百分之五的股份,得值五百個億!
不過最后簽合同的時候,你就能看出不同了。
國營體系的資本,雖然是給了五十個億,但他們也不會要求太多。
因為他們的目的是,只要你這企業好好的經營下去,能夠給社會提供穩定的就業,能夠照章納稅,能夠給我穩定的分紅,能夠讓我資產保值,并且穩定增值,那就OK了。
畢竟我的資產是國家的,我要對國家負責就OK了!
而且他們也不會對你的公司要求太多,如果你要求他們不插手經營,那他們肯定不會插手的。
充其量,就是會派幾個人過來,行使監事的權利,不會過分插手經營。
而互聯網體系的資本,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是,他們把你百分之五的股份,是給你評估成了五百億。
但簽合同的時候,他們就會說了,老弟,你看我給你估值這么高,我們也承擔很多風險,你看咱們是不是簽個對賭協議?
等到明年這個時候,要么你把公司盈利規模擴大到多少多少倍,要么你就把公司給我鼓搗上市。
如果干不成,那你就連本帶息把我的投資退給我。
要不就是,你把公司的股份,給我多少多少。
而一般的公司經營者,恐怕這時候早就已經被五百億那巨額數字給沖昏頭腦了。
特么的,百分之五股份就能換五百億啊?
而且按照公司目前這樣的經營狀況,等到明年這時候,上市那還叫個事?
于是很痛快,就會和那些互聯網公司簽下合同。
可這些互聯網的資本公司,可就和那些國營體系的資本不一樣了。
國營體系的資本搞投資,最終目的并不一定是賺錢,他們的最初目的就是要求資產保值,如果能增值那就最好。
如果不能增值,那也不能賠錢!
所以他們的容忍下限是非常高的,而且他們也不會過多的干預你企業的經營,因為他們最怕的就是背責任,和罵名!
這樣的鍋,會嚴重影響那些官員上升的渠道。
而互聯網體系的資本,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們不對國家負責,他們只對股東負責。
而股東們最大的訴求,那就是利益最大化,要求最高的資本回報率。
所以他們投給你五百億,那一年之后,可是要真金白銀的拿回去幾倍,甚至更多的。
而且你想不讓他們參與公司的管理經營,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他們嘴上說不會參與,但也會派人來偷偷學習你公司的運作模式是,甚至是偷偷接觸你公司內部的骨干,找機會就會想偷偷挖角的。
因為他們時刻想著的就是利益最大化。
如果你公司經營的好,而且法務部還很厲害,把合同準備的毫無漏洞給他們鉆。
那他們也不會搞事,會等著你的公司BCD輪融資,然后上市套現。
可如果你公司里法務部門的水平一般,給他們簽的合同漏洞百出。
呵呵,那你就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