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這套系統太麻煩,他們如果要做,那也是從新開發一套系統出來。
而他們畢竟在交流電方面有著非常充足的經驗,所以犯不上研發這樣的系統。
而咱們則是為了不再追著人家的屁股跑,不得不硬著頭皮自己開發出這么一套系統來。
從2003年立項,一直到2018年,一共花了15年時間,還真叫咱們給搞出來了。
而有了這套系統之后,咱們的海軍整體實力水平,那是立馬上了一個臺階。
就比如在即將下水的新航母上,咱們就采用了這樣的系統。
而有了這套系統做保證,咱們的航母,據說已經搞定了連米國人都沒能搞定的電磁彈射系統。
還有就是此前咱們的軍艦,居然對電磁炮進行了實驗,要知道這玩意,可是連老美都沒能搞定啊!
而米國人之所以搞不定,就是因為這電磁炮實在太過耗能了,每開一炮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
而他們的艦船,因為使用的是中壓交流電控制體系,所以在船上沒有大型的儲能設備。
這就相當于沒辦法給電磁炮提供一個動力艙。
而咱們的中壓直流電電控系統,就剛好比他們多了一套符合儲能裝置,也正是這套系統。
才能給航母的電磁彈射,還有艦船上的電磁炮源源不斷的提供動能。
現在馬院士已經準備把這套系統搬到潛艇上了,不過在無軸泵推這里,他還是又幾個難點要攻克。
“我們的無軸泵推理念,是把驅動電機固定在艇外固定的定子上,而定子就是一圈環形導管。”
“而在導管內側,就是一圈的轉子,那些渦扇的葉片,就固定在這一圈轉子上。”
“于傳統的轉子不同的是,傳統的轉子是中間又一根主軸,而我們這個就沒有,因為驅動的理念不一樣。”
“我們是驅動的理念是靠定子里面包裹的電機,使用無軸驅動的模式,靠電磁反應來驅動,內側的轉子。所以螺旋槳的扇葉才會采用這樣的布局……”
小李給肖鋒講起了他們無軸驅動的理念。
肖鋒雖然在物理方面水平很一般,但畢竟也學過高中物理,小李所說的一些基本常識他還是能了解的。
“而現在我們面臨的難題,首先就是這個定子的加工問題。”
“因為這個定子可絕不僅僅是一層環形導管那么簡單,其實他還是與導流罩整合到一起的。”
“而且這個導流罩里面,還連接著轉子的環狀體,還要在電磁反應里驅動里面的轉子來轉動……”
“所以這就對導流罩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加工方面。”
“以前咱們還可以采用分段加工,然后焊接,或者粘合在一起的加工模式。”
“不過因為潛艇要工作的環境,你也知道,經常都是在幾百米深的水下,有時候還要做非常激烈的規避運動,所以這就對這個驅動系統的要求非常高。”
“咱們以前也嘗試在這個部位使用一些新材料,比如碳纖維,或者納米技術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