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這樣的矢量噴射系統,你們能夠生產嘍?”、
看到在電腦上完成的模型,馬院士已經是如癡如醉了。
他自己主導過很多設計方案,可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天這般順利過。
以往你想要把一個理念,從想像變成現實,可是要經過很多步驟的。
首先就是理論驗證,然后才是虛擬建模,而就這么兩步,往往就需要幾天,甚至幾十天。
然后就是最難的部分,那就是先把設計模型,在電腦上進行環境模擬實驗。
而這一步,就需要咱們的超級計算機登場了。
而且還需要相應配套的軟件!
對于軍方而言,超級計算機的使用權限,也許還非常好申請,但難就難在配套的工業軟件方面。
就比如這樣的實驗,你也許就需要使用達索這樣的專業工業軟件。
尤其是進行水面下流體仿真模擬實驗!
可是如果你這是民用級裝備,你就可以和法國人申請購買使用權限。
他們會對你開放數據庫,可如果你要是軍用級別的設計。
就算法國人愿意對你開放數據庫,可你敢用嗎?
萬幸的是,咱們軍方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的數據庫的。
咱們可以使用自己的一套測試軟件,但說實話那套軟件,怎么說呢。
總是讓人感覺不是那么順滑,用起來到最后不是這里又問題,就是那里有問題。
沒辦法,誰讓咱們在數據積累方面太弱了呢!
要知道西方這些工業軟件之所以如此強大,就是因為他們超強的數據積累,也就是他們所掌握的數據庫。
你想要的任何環境,他們都可以調出數據,給你模擬出來。
而咱們在數據庫開發這一塊,真的是太短了。
還好最近幾年,咱們也開始做了大數據體系,這才有了漸漸追趕上來的意思。
不過咱們的大數據,也主要都是民用領域。
像這種工業領域的積累,還是太弱,太少了。
所以咱們軍方其實又很多奇思妙想的設計,但最終能變成現實的卻非常少。
一方面就是設計理念,后期的模擬實驗往往非常不順利,很浪費時間。
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機加工這一塊。
雖然你能夠設計出非常牛掰的東西,最最后這東西做出來,卻成了困擾咱們最大的難題。
因為咱們沒有高精度的機床,所以就無法保證精度。
就算能夠做出來,這設備的性能也是差強人意,最后只能以購買國外產品而告終。
而現在在和星火科技的工程師們合作了這么一次之后。
馬院士就被星火科技的實力給驚呆了,要知道對面這個孔工,按照肖鋒的意思,不過就是一個工業機器人方面的專家啊。
可是他對于自己提出的那些理論點,可是一點都不怵,甚至還有些一點就通的意思。
人家這腦袋瓜,可比他身邊那幾個學生都強多了。
這讓馬院士甚至生出了一股伯牙與子期一見如故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