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出國也不是什么難事,很多朋友都出去過。
而出去一次之后,尤其是去了歐美發達國家,再回來之后,大家最明顯的感受就是那里的公共交通實在是不敢恭維。
就比如米國,就連紐約這樣的大城市,公共交通都讓人感到頭疼。
地鐵雖然有上百年的歷史,但卻骯臟不堪,是老鼠的樂園。
那地鐵站的破舊程度,簡直和第三世界國家的車站差不多,和國內窗明幾凈的地鐵站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而且有些線路,到一定的時間就不開了。
至于價格,那就更不用提了,和國內比起來簡直都貴到沒邊了。
至于說城市里的公交車,呵呵,除非你愿意等,一般一小時來一趟,還不怎么準點,至于票價,那也絕不便宜。
至于米國的其他城市,也都差不多,公共交通,那就是個笑話。
想要進行城際間的旅行,要么自己開車,要么坐飛機,當然也可以做火車,不過火車的速度非常慢,而且票價還不便宜。
而歐洲那邊,情況也都差不多,而且比如在倫敦,巴黎,慕尼黑這樣的大城市,那地鐵票價更是非常‘感人’。
坐上幾次,都會讓你‘感激涕零’。
為什么會這樣?
就是因為他們鐵路私有化,公共交通私有化了啊!
一旦私有化之后,那些運營公司就不在以為公眾提供服務為目的了,而是以賺錢為目的了。
所以自然是怎么賺錢怎么來,反正賠本的生意,那是絕對不會干的。
而且他們不但不會虧本為老百姓服務,還絕對不允許其他行業興起來和他們搶生意。
就比如高鐵這種新興技術,誰都知道這技術的好處。
比如在一百公里以內,高鐵運輸同樣的人數和貨物,消耗的能量,就只有飛機的百分之一,汽車的五十分之一。
可以說是最節能環保的一種交通出行方式。
可這么好的一種技術,在米國就是推廣不起來。
為啥?因為這種技術,可以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大大的降低出行的成本。
但對于資本而言,這特么的可根本不是什么好處。
有了高鐵,那人們進行城際旅行的時候,是不是就會首選高鐵,就不坐飛機啦?
那我運營機場,還有造飛機的資本,是不是就抓瞎了?
還有那些造汽車的資本,還有煉油,賣油的資本,那還不得撲街嗎?
所以,像高鐵這種利國利民,但是卻不利于我們資本的設施,那根本就不允許你存在。
如果有,那就給你忽悠成私營,然后我們就可以打著企業需要盈利的旗號,來進行‘改革’。
這里面最成功的例子,就當屬德國的鐵路系統。
要知道德國的ICE,說起來技術方面可一點都不比咱們的高鐵差,甚至早年咱們沒有高鐵的時候,還從德國西門子那邊引進了一些技術。
然后糅合了法國阿爾斯通,還有加拿大龐巴迪,以及一部分日本新干線的技術,最終才造出了咱們自己的高鐵。
所以說高鐵技術,其實德國一點都不差。
06年之前,德國的鐵路公司都是國有的,而06年開始,德國的鐵路公司就突然開始傳出要私有化的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