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內的LNG發展歷史,那可真的是一把辛酸淚啊!
其實咱們早在十五年前就開始造LNG船了,但到目前為止,和國際頂級技術比起來,只能說咱們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在那之前的90年代,華國的造船業,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
隨著國家改開力度的加大,以及與世界交流的增多,咱們國內進出口行業的飛速發展,國內成立了多家航運公司。
這就大大刺激的咱們造船業的發展,那時候咱們是小到幾噸,幾十噸的漁船,大到上萬噸的,幾十萬噸的貨輪,油輪全都能造。
不光是能滿足自己使用,還能大量的出口。
可是很快,咱們就發現不對勁了,因為隨著咱們造船能力的飛速成長,咱們的利潤空間也在被飛速的擠壓。
在咱們崛起之前,世界造船業經歷過幾次霸主輪換。
二戰前后是米國,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后來,隨著米國人飛速發展,人工成本越來越高,米國的造船業自然也就沒落了。
所以現在米國出了軍艦,潛艇之類的軍用船只建造意外,民用造船這一塊,已經基本不太行了。
最開始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后來又是南朝國后來居上,成了世界造船業的霸主。
現代,大宇,浦項制鐵,等一批企業都是在那個時候崛起的。
這種情況直到咱們造船業九十年代崛起之后,危及了南朝國在造船業界的地位。
最開始咱們就是靠著價格低和南朝國搶市場的,南朝國的造船企業也和咱們打了了一段時間價格戰。
后來一看不劃算,人家干脆就不在普通造船領域堅持了。
因為這個領域成本透明,利潤太低,如果在和你打價格戰,那就真的是賠本賺吆喝了。
所以人家不跟你玩了,而咱們這邊卻為了點人家不要的東西,差點沒打出狗腦子。
兩千年初哪一段時間,江浙一帶的私營造船廠,經常為了搶國際訂單是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反正把價格壓得極低,最后只能從工人身上找補,后來的情況自然是比現在大廠的996都不遑多讓。
最后的結果就是在08年次貸危機之后,把一大票這種鼠目寸光的造船民企拍死在沙灘上。
而造船業界的國企,卻早早就發現了這總不太對勁的情況。
并且早早就做出了應對,不得不說這一步,咱們的上層走的還是挺對的。
尤其是在05年,把國內大大小小各地多家造船企業,整合在一起,成立了ZC重工。
后來這家公司的股票,還在那兩年的牛市里創造了一個奇跡。
當然咱不說這股票,咱只說這家公司。
這家公司其實就相當于原來國內各地國企造船廠的一個大聯盟,聯盟成立之后,大家就研究今后咱們的造船業該怎么發展。
最開始就是和國內的遠洋航運企業,溝通然后分訂單。
可是后來大家發現,光是這么分,大家還是不夠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