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別看他們號稱在電子領域,可以全產業鏈生產,但實際上很多關鍵設備都是要從國外進口的。
但這其中有個問題,那就是其實這些電子設備,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因為對于普通民眾而言,即便這些設備被國外限制進口,但就算用不到最頂級的電子設備,也并不會影響老百姓的生活。
但反過來,如果實在重工業領域,如果是那些生產線被國外控制,那就完犢子了。
比如,如果是罐頭廠的灌裝生產線,被國外控制,不允許進口。
那你的生產線就不能工作,最后漁民打撈出來的魚就做不成罐頭,果農種植的水果也做不了水果罐頭。
最后如果人家把冷凍壓縮機在給你控制住,那你別說冰箱,就是大型冷庫都玩不轉。
你的農產品儲存不住,那你老百姓就得餓肚子,那就真完犢子了。
所以你想擺脫外國的控制,那么在這些裝備生產方面,你就必須要又自己的技術。
而南朝國正是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從原來簡單的出口國,變成了一個擁有裝備制造能力的國家,所以才真正突破了中等發達國家陷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發達國家。
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在裝備制造業方面取得突破,就是靠的在造船這樣的重工領域不斷的投入,最后取得的突破。
因為造船領域,可是涉及到所有重工業領域的一個非常繁雜的大科目。
世界上所有的發達國家,歷史上幾乎都經歷過一個造船行業大發展的重要時期。
因為這個行業,會影響到煉鐵煉鋼,然后是各種工具制造,最后是從測量到安裝,所有的工業領域都要涉及一遍。
正是因為在這些領域上不斷的投入研究,才會帶來整體產業鏈技術的提升。
而整體技術提升之后,就會產生技術溢出。
你比如原本一家企業,就是給造船企業,提供自動焊接機的。
可是后來,當他的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他突然發現,誒,原來我還可以去搞跨行業呢?
我現在生產的自動焊機,在造船的時候,可以在非常狹窄的空間里,還有各種高難度的工作環境下都能保證正常工作。
那么在窗明幾凈的汽車工廠生產線上,為啥不能?
和船上的工作環境比起來,這汽車車間的生產線,簡直就是天堂好嗎。
這樣的車間,既不會要求機器人在工作的時候會配合工件移動,也不要求規避各種奇形怪狀的船體支撐結構。
反而是汽車白車身會在夾具的夾持下,配合機器人的手臂來運作,這樣的機器人簡直太簡單了啊!
于是這家焊接機器人的公司,就又開始做起了汽車專用的焊接機器人,然后在蔓延到其他行業。
正是因為這樣的技術溢出,就帶來了這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有了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而這也是所有沒有昂撒親戚,又不是天賦異稟的資源型國家,可還想要成為發達國家的民族都必須要走的道路。
面對困難,你只有不間斷的投入和死磕!
南朝國就是這么磕了三十年,才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并且到現在,他們的國力都還呈現出一種上漲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