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就產生了一個矛盾。
那就是隨著我國人民收入的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也在提高。
人民想要消費更多健康的農產品,可另外一方面,農村的農民卻面臨種地不掙錢,都把土地拋荒,跑去城里打工的問題。
這樣一來,我國每年都免不了要從世界各地進口大量的農產品,來抹平國內的虧空。
而為了平衡國際上糧食的價格,我們還要鼓勵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放開手腳去耕種。
但與此同時,我們又要保證農作物的價格不能快速上漲,畢竟這時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物資。
所以又給糧食收購設定了一個價格范圍,這就更加降低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其實日韓等國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但人家是怎么解決的。
首先人家成立一個農械,統一采購和銷售渠道。
其次就是國家會給農民發放大量的補貼,提升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其次就是人家農械掌握定價權,而再加上宣傳的身土不二思維的影響,導致本土高品質的農作物售價都不便宜。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牛,和韓牛。
雖然幾個很夸張,但你卻不得不說,這兩種現代農業的產物,確實是讓人家的農民得到了實惠。
但這樣的情況,在我們國家卻根本行不通。
光一個定價權,就能把人愁死。
而隨著城市化程度的越來越深,其實國內也有學者提出過。
我們沒必要在堅持十八億畝的紅線,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讓市場來做調節。
在國內,只要保證每年主糧方面基礎的種植,保證國有糧庫每年都能又收成。
可以平抑國際糧價,其實我們的很多土地,都是可以拋荒也不算什么。
畢竟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我們已經有實力徹底擺脫農業社會了。
雖然這樣說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意思,但肖鋒卻很贊同這樣的提議。
而他之所以贊同這樣的說法,確實出于另外一個角度的考慮。
那就是我們國內的土地,現在真的已經不堪耕種,真的要進行休養生息了。
雖然我們又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實際上,我們可利用的耕種土地,卻非常少,而且淡水資源也非常缺乏。
尤其是近幾十年,因為之前的一些錯誤方向,導致很多地區砍伐嚴重,生態環境破壞的非常厲害。
所以土地養分不足,土壤情況退化的非常厲害。
就比如在內蒙古地區,就因為過度放養,導致草場退化的問題。
還有在華北平原,冀北省,豫南省,東山省,很多地方的土地,都存在嚴重的板結化問題。
就是因為土地過度耕種,加上連年過度使用化肥導致的。
這些土地真的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來休養生息的。
而如果我們去國米國,歐洲,了解過他們農業,就會為他們的農業潛力而感到恐懼。
就拿米國來說,現在的米國只用了全國可耕種土地面積的一半,每年的產出,就能養活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
也就是說光是美國一年的農業產出,就能養活二十億人!
這還是人家只用了一半的可耕用土地,就取得的成績。
所以為啥米國人從來不擔心吃肉的問題,因為這可不光是人家可以印刷美元,搶劫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