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現在農民也都大量進城務工了,留在村子里的也就是老人和小孩。
這些人一般只要種點口糧就足夠了,大多都不愿意種太多的地。
因為如果種多了,累不說,投入也大。
最后在有個水災或者冰雹啥的,那最后還得賠錢。
所以還不如,就讓那些土地拋荒,畜養地力。
還有不能荒的土地,我們可以種植一些主糧,用來穩定糧價就足夠了。
至于蔬菜瓜果方面,怎么解決?
那好辦啊!
水果一般都始種在山上的,到對土地需求不是特備多。
蔬菜方面,完全可以靠無土化栽培的暖棚來解決。
只要造每個城市的邊上,開設這么幾個大型無土化宅配的暖棚農業基地,就能解決城里一年四季吃蔬菜的問題。
而且這里的蔬菜,因為不打殺蟲劑,不打百草枯,更無需大膨大劑,所以更加衛生干凈,綠色健康。
而在口感方面,只要肖鋒他們能夠提供足夠的二氧化碳補充劑,讓農作物能夠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那口感也不成問題。
因為經過外國農業科學家的研究,農作物的口感,很大一部分都來源于農作物自身干物質,以及甜度。
而農作物的干物質,和甜度的解決,那就是要看在生長期間二氧化碳到底足不足,光合作用是否充分來決定的。
而現在肖鋒想要開發那些含氦的二氧化碳氣藏,其實就是為這方面做準備的。
就拿他所在省份的省城來說,八百萬人口的巨型城市。
每天蔬菜的消耗量,那都是以噸位單位計算的。
如果在城市周邊搞幾個大型農業種植基地,扣上玻璃暖棚,裝上二氧化碳調解補充系統。
那種植出來的蔬菜,就足夠供應整座城市人的消費了。
而且因為需求量大,所以哪怕走薄利多銷的路線,也足夠公司賺錢了。
而這也正是陳鍵鋒的思路。
所以,肖鋒和何小君在看了他的商業計劃書之后,立刻就讓勸業基金給他的神農農業公司注資一個億。
甚至還幫他在他們開發的體育新城的附近,拿了一塊海邊的灘涂地。
現在幾座大型暖棚都已經扣起來了。
要說現代化農業種植,在高精尖的技術方面,咱們確實又缺乏。
但是在這些基礎設施領域,咱們還是很厲害的。
就比如建設大棚的鋼架,和玻璃,以及施工方面,咱們從材料,到設計施工,都有非常成熟的方案。
而陳鍵鋒本人,因為在這個領域多年的浸淫,他自己在調配營養液方面就非常有一套。
要知道針對不同農作物的營養液調配,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目前在網上就有不少營養液在銷售,這些營養液的調配比例也都大同小異。
不過總體而言,相對于國外公司調配的營養液,還是略有差距。
而陳鍵鋒本人,就非常擅長此道,他調配的營養液,水平基本能夠和業界大佬,日本山崎相抗衡。
甚至有很多領域,還略有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