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所大學,想要發展,那就離不開人才。
尤其是像醫學這樣的高精尖領域,這就需要更多各方各面的人才了。
而這方面的人才,其實我們H國一直不缺。
但這樣的人才,大多數現在都在海外……
就是很多人口里說的那些,有才華,但卻沒為國家做貢獻的人。
可實際上,這些人又有哪個是不愛國,不想回家的?
但沒辦法,他們也要吃飯啊!
回國他們能干什么?
看看,被宣傳吸引回國,最后又被逼無奈返回美國,加盟普林斯頓的顏教授。
想當年在評選院士的時候,是怎么被排擠的?
在看看,最近幾年,國內學術界頻繁爆發的丑聞。
前有西南某大學的院長,為女兒一路開綠燈。
后面還有津門某大學的教授,帶著女兒一起搞學術造假。
最后被人用幾十頁PPT舉報的。
前些日子,還出現了大面積的學術論文造假的塌方式丑聞。
最后連國內最頂級大學的重要領導都被牽連進去了。
由此可見,國內的學術界有多難混。
為啥真正的人才都不回來,不是他們不想,而是真的回不來。
且不說科研環境了,你就說科研經費,還有設備,你大學能解決嗎?
以國內的情況來說,真的很難。
就比如國內某TOP2大學的一個實驗室里,使用的一臺核磁共振儀出了問題。
可怎么牛掰的大學,對這臺設備卻束手無策。
最后只能無奈聯系廠房,德國布魯克。
而人家根本都沒鳥你什么TOP2的地位,直接告訴你準備二十萬歐元……
尼瑪,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來看一眼,就要二十萬?
這所大學怒了,連夜發動了學校里所有相關專業的23位教授一起攻關。
按照很多人的思維,有這么多國內頂級專家坐鎮,那最后結果自然是人定勝天。
問題很快就能解決掉。
可結果呢?幾天過后,某大學灰溜溜的準備了20萬,把人請了過來。
而那家只派了一個連大學都沒上過的技工,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由此可見,我國在真正高精尖科技領域的水平。
至于其他大學,那就更不用說了。
就比如你想做個實驗,設備要申請,耗材要申請,往往一個實驗沒做,可能申請就要寫七八個了。
最后耗時耗力,實驗還沒成功,你說誰還有心思搞科研?
而在米國,人家平均高精尖設備的占有率是咱們的三倍。
換句話說,在人家那邊搞科研,設備管夠,啥時候想用,就啥時候用。
根本不用申請,也不用排期……
搞科研的也都是人,人人都想做出成績。
而在米國搞,那出成績的比例,就比國內高三倍。
你說人家為啥還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