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搞科研,大家都知道是好事。
可問題是這玩意風險太高,而且還是智慧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
搞科研的人員你得開高工資吧,設備實驗儀器你得買吧?
這一來回頭投資可就大了去了,哪有搞個團購平臺,兩邊抽成賺錢爽快?
所以這段時間,大多數人都在觀望。
可實際上,肖鋒已經成了這一波潮流的引領者。
他名下的企業,都是搞實業的,而且最近還有越做越大的趨勢。
尤其是星火科技的出現,彌補了國內精加工,和電氣自動化的短板之后。
無數國企,和央企,都紛紛開始在濱城,省城投資建廠。
就為了近水樓臺,想著從星火科技這邊,率先得到技術外溢的好處。
而很多企業現在就已經得到了。
就比如國內的鐵老大!
以前咱們的高鐵,很多關鍵零部件都是靠進口的。
一說到這,很多人都不服氣,嘴里高喊著,不是都早就國產化了嘛!
是的,都是外國企業在國內舍得廠子,然后購買這些廠子的產品而已。
比如高速軸承,就一直用的的SKF的,電氣用的施耐德的。
就連大家說不是哈德洛克的螺絲,其實也是魔都某企業進口,然后改成自家的…
實在不能多說了,多說可能要挨噴了…
而自從星火科技的第二代柔性機床面世之后,很多困擾著咱們企業的加工方面的難題迎刃而解。
本來近些年來,咱們國內的冶金科技,就有了飛速的進步。
在有了這種柔性加工機床的加持,頓時在精度這一塊就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就比如現在咱們的高鐵列車的國產化比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
很多原來要進口的零部件,軸承,咱們都可以自產了。
出了少數電控,和電氣零部件,還需要進口…
哪怕還沒能百分百國產化,可已經給鐵老大省了好多錢了,保守估計,每年都能剩下數十億元……
至于化工領域那就更不用說了,咱們用上了比南朝國更先進的LNG船。
每年光是運輸中產生的費用,一艘就能省下上千萬美元。
還有各種工廠里使用的鍋爐,這時候也比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用上了全新的臥式鍋爐,不但效率比以前提升了百分之三十。
最關鍵是這玩意,還節能,什么東西都能燒。
以前的鍋爐必須燒品質好的動力煤,差一點的能把爐子崩壞。
可是現在用上了新的鍋爐,不但可以燒動力煤,還能燒從煤堆里篩出來的煤矸石。
甚至連垃圾都能燒……
最關鍵是污染還小…
這讓咱們在動力鍋爐這一塊,就比以前有了長足的進步。
另外就是各種化工原料,以前不能產的,現在咱們也是各種新品層出不窮…
這段時間何小君看似帶著R-U-OK,在濱城瞎逛。
可是那天被點撥了之后,這位大佬回去一琢磨。
嘿,最近一段時間看的那些工廠,無論是哪一家,都讓他耳目一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