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設計一輛全新的汽車,那往往需要一個團隊,用上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也就是能夠在CAD這一塊,把模型建立起來。
然后在不斷的修正,估計一個月左右,才能把模型完善,然后拿去進行CAE模塊里,進行力學模擬實驗。
可是現在在這個軟件上,一個人,如果每天不劃水的話,只用一個星期,就能完成一輛車的外形設計。
這效率提升,簡直可以是用幾何倍增來形容。
甚至達索自己的工程師,在用完這套系統之后,立刻就自閉了。
因為他們自己都不想在用自己家的工業軟件系統了。
但凡是用過這款軟件的,那基本都會立刻愛上這套系統。
因為他上手真的太容易了。
不想其他的工業軟件,如果你沒有認真學過,并且磨煉過一段時間。
你甚至很難能操作好那款軟件。
可是這款軟件卻完全是傻瓜模式,可以說操作起來非常簡單。
只要你懂一點點的數學知識,就能夠操作。
建模就相對容易的多,哪怕你只用語音操作。
這套軟件自帶的人工智能系統,無論是在語音識別的精度,還是對你語言里邏輯的分析理解都精準的嚇人。
這套軟件就好像是一個具備七八歲智商的孩童。
雖然還不能夠進行自我分析的操作,但卻能夠非常精準理解,并且執行你用嘴發出的指令。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養了一只電子寵物一般。
不過這種電子寵物,可和那種電子游戲里的垃圾,消磨時間的電子寵物不一樣。
那種電子寵物,只能是浪費你的時間和金錢,最后讓你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這個電子寵物,卻能幫你做很多事情。
尤其是在建模這種專業工作的情況下。
它可以幫設計師節省大量的時間,大大的提升效率。
尤其是在做比對的時候,如果以前,那需要一個或者幾個工程師。
做出無數的效果圖,然后進行比對。
可是現在,你只要一個工程師,不斷口述來調整參數,然后人家就能自動生成對比圖形。
最后設計師然而然就可以從,諸多參數里面,選擇出最讓自己滿意的那個參數行程的圖形。
這也就讓設計工作變得SO-EASY…
這下法國人總算是懂了,為啥兔國的客戶們,忽然會拋棄他們了。
而施耐德那幫人,也有些明白了,為啥他們會失去大部分的市場。
你就說人家的工業設計軟件,已經如此牛掰了,那他們的工業制造難道還沒有突破嘛?
要是到一個國家的工業突破,現在在軟件和硬件領域,那幾乎都是相輔相成的。
一般能夠在軟件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時候,那就說明人家的硬件系統,肯定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所以,兩邊一合計,嗯,看來是得調整今后在華的銷售策略了。
那具體要怎么辦?
很簡單:降價!跳樓大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