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配比和他們也沒什么區別啊?
可為什么,用了幾年之后,咱們的產量卻下來了,而且各種病菌又增多了。
尤其是咱們的培養槽,幾乎每隔幾年,里面就會長滿各種細菌,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
咱們很多專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要花很高的成本來解決。
可過幾年又會發生同樣的問題,咱們始終沒他高明白,問題到底發生在哪。
這就是咱們在農業科學方面,和荷蘭和日本的差距了。
要知道人家搞這些技術,已經有五十年了。
別的不說,就說種子庫,人家就可以對咱們形成年碾壓式的優勢。
很多人不明白,他們的種子到底哪里來的,為什么會那么好?
你以為米國,每次放那么多人上太空是為了做啥?
大家學過初中和高中生物的都知道,基因是怎么突變的?
尤其是農作物的基因突變,大多數都是要在超強射線的照射下,才會發生基因突變的。
所以那些外國太空員,幾乎每次上太空,都會接受不少農業公司的委托。
帶著大把的種子上太空,然后再把那些種子放到適合的地方,接受宇宙射線的照射,讓他們發生基因突變。
然后那些農業公司,在得到這些種子之后,優惠進行培育。
最后看看這些種子生長出來的作物,會具備哪些特性?
比如有的結的果實很多,這就是豐產型的、
有的桿徑長得非常粗壯,這種就是抗倒伏的。
還有的就是非常抗病毒……
科學家們會把這些種子都選出來,然后剪輯基因片段,在結合才成為一種綜合性最好的作物。
然后在對種子進行幾個周期的篩選優化,直到那些特性都穩定下來。
然后在對種子進行一些剪輯處理,保留原種。
然后就開始買種子,賣出去的種子,在最開始表現確實相當牛掰。
產量高,抗病毒,耐干旱,還不怕風吹雨淋。
可是幾年之后,就退化嚴重,這樣農民就要持續不斷的購買他們的種子。
而那些大型農業公司,就靠這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甚至有些更過分的,會買一種種子,長出來的作物,雖然產量很高,但卻會破壞土壤結構。
導致這里的土壤,不在適合種植其他的作物,只能繼續購買他們的種子,種植他們的作物。
你說這可怕不?
而我們也是到了最近二十年,才開始漸漸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
還好,現在上面已經關注了這些問題。
這次航天部和神農公司合作,其實就是釋放了一個信號。
神農公司也發了幾個簡短的公告,會盡自己所能,配合航天單位的工作。
爭取讓咱們的宇航員,早日在月球上吃上咱們自己種的糧食。
雖然只是一個短短不過一百多字的公告,但里面含的內容,卻讓無數人都振奮不已。
這說明咱們的神農公司也要走向星辰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