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歲月變遷。
一晃之間,就已經到了185年初夏。
涿郡內此時人聲鼎沸,商旅占了多數。
至于涿縣為何成為涿郡,自然是大量人口涌入縣城,再加這里發展的速度太快了。
劉焉臨走之前還送上一封奏折,徹底改變了涿郡的地位。
其中涿郡的琉璃與白酒,已經廣銷大半個漢朝,尤其五彩斑斕的琉璃裝飾品,若哪個世家沒有,簡直讓人瞧不起。
“鏡子,天吶,這就是傳說中的鏡子嗎,比銅鏡簡直好上一百倍啊!”一些新來的商人看到這種鏡子,頓時驚呼起來。
一些當地人則翻了個白眼,心里暗自嘲笑:“一群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
“先別看鏡子了,瞧瞧這透明的玻璃,曾經有人跟我說涿郡太守的窗戶就是玻璃做的,跟水面一般透明,卻能防風防雨,我原本都不信,如今不得不信了啊!”一些人紛紛感嘆道。
“這玻璃聽說是剛研究出的信物件,價格不低吧?”有人咽了咽口水,他瞥了眼老神在在的店鋪老板。
“不貴,關鍵就看你要多少。”
“怎么個說法?”有人好奇的問。
“自然是要的越多越便宜,我可跟你說好了,這玻璃乃是易碎品,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你運輸的途中要是摔碎了,可沒人管!”店鋪老板說了一句,就不在搭理這群商人。
“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好濕好濕!”有位讀書人點了點頭。
“那可不是,我們太守文能作詩,武能上馬,豈是一般人?”
這個店鋪老板拍完馬匹以后,卻有點煩惱起來。
因為最近的商販太多了,其中奸商更多,一塊桌子大小的玻璃,從涿州運到洛陽,都能賣上300兩銀子,明明我們才賣100兩好嗎?
但有一點。
來到涿郡的商旅和百姓,都感覺如今的涿郡太守,簡直太厲害了,他不僅帶兵打仗厲害,手下研究出的商品更是如此。
黃巾起義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東漢中央集團軍,乃至各地方的軍隊將其鎮壓。
一些叛軍逃亡到荒山野嶺,卻也有過半的黃巾軍則被收復。
當初的太守劉焉立了的大功,現在已經成為益州牧。
可太守劉焉能立如此大功,還是憑借那位名震幽州的裨將軍徐昊。
這是一個名不經傳的世家弟子。
因為胡人南下,整個家族被屠戮的僅剩一人。
他成為流浪在邊疆之外的游俠兒,練至武道巔峰,傳聞斬殺胡人過萬……
不過傳聞嘛,徐昊聽到了忍不住一笑,也不知道過幾年會不會傳成過十萬……
他于涿縣初次領兵,一人獨戰萬軍,接連斬殺程志遠和鄧茂,收復叛軍四萬,據說有霸王在世之威。
隨后他連戰連勝,幽州境內二十萬黃巾軍,敗于他手的至少超過十萬人。
如今徐昊正式被冊封鎮北將軍,兼任涿郡太守,實際更掌控五個郡的勢力范圍。
而剛剛派過來的劉虞,他作為作為幽州刺史,根本就毫無權力。
因為幽州的兵力全都歸徐昊與公孫瓚所有,一句話,養老你可以,想折騰沒門。
畢竟從黃巾起義開始,整個漢末的氣運就在以極快的速度消減,所以劉虞就算心中有太多怨言,也沒人能夠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