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
“去豳州李藝那里,或是幽州李瑗和王君廓那,他們都是太子的人,到時我們可以擁太子長子登基繼位。”
可兩人的提議都被馮詡所反對,“我等受殿下厚恩,值此效命之際,唯以性命相從,豈有其它?”說完,他便策馬揚槍,率先殺向了玄武門外的北門屯營兵。
北門屯營這邊,敬君弘見對方沖殺而來,絲毫不甘示弱,也立即動員出戰。
右屯營中郎將呂世衡勸諫,“今情況不明,不宜擅自與東宮兵交戰,不如暫領兵退后以靜觀其變?”
敬君弘早就是李世民的人,此刻當然不可能坐觀局勢。
他拔劍高呼,“我等為天子元從禁軍,職責便是守衛北門,如今亂軍肆虐,豈能坐視?”
他騎馬沖出,后面諸將校中有他心腹者自然也都是紛紛跟隨而出,呂世衡和其它諸將校見狀,也無法退后,只得硬著頭皮上去。
于是幾支一樣都打著大唐旗號的軍隊,卻在大唐的皇宮北門外廝殺起來。
太子率軍、東宮長林兵、齊王護軍三千余人馬,與北門左右屯營兩千人馬混戰起來。
一交手,東宮這邊的優勢便顯現出來,這些兵馬都是太子和建成多年苦心積慮打造的,其中既有從燕郡王李藝手下調來的幽州鐵騎,也有元吉從突厥人那里弄來的突厥輕騎,論裝備和戰斗力,都不是那些號稱子弟兵的元從禁軍能比的。
畢竟天子元從早初三萬人,太原時隨皇帝起兵,后來打入關中坐了天下后,很多人就已經返回家鄉,剩下愿意留下的才編為禁軍,其中又多有殘疾老病,于是擇其子弟補充,因此被稱為子弟兵。
這些子弟兵很少上戰場,所以戰斗力其實很一般。
這會寡不敵眾,加之士氣不足裝備不及,不到半個時辰,兩支屯營禁軍便被砍瓜切菜一般殺的落花流水。
敬君弘和呂世衡兩位中郎將,更是被勇悍無比的馮立兄弟和謝叔方陣中斬殺。
此時,天策府的一千五百人馬還沒有接訊趕到,宮內的李世民更只有百騎。謝叔方等殺散北門屯營兵,隨即趕到玄武門下,準備強攻城門。
城上,常何與張公謹都是不由驚慌,失去了門外的屯營禁軍,玄武門只余百余守衛而已,如何應對這數千人馬?
“張兄,你趕緊去將此間局勢報與秦王,我在此堅守,不過只怕也守不了多久了。我受秦王之恩,就算死也會守到最后一刻,但請秦王早做謀劃,萬一玄武門守不住,請殿下趕緊自其它宮門離開!”
張公謹咬咬牙,“好,請務必多堅持一會,烽煙已經燃起,天策府的兵馬很快就會到的。”
常何苦笑,“但愿他們能快點到,否則薛萬徹就也要來了,那家伙勇猛不輸秦叔寶,他若是再帶幾千人馬殺到,這里是絕守不住的。”
張公謹望向西面。
“還有一支兵馬,芳林門那邊有叔寶的兒子秦三郎,他見到烽煙,會帶人前來增援玄武門的。”
“叔寶的兒子?他哪來的兵馬?”
“是長安的囚徒,高士廉說秦三郎暗里已經張羅了不少囚徒和游俠、亡命等,說是一支強有力的人馬。”
常何聽了不由苦笑搖頭,卻是對此不抱什么希望,若是秦叔寶來還差不多,秦叔寶的兒子,還帶一群囚犯游俠?
能抵什么事?
“你快去吧。”他只得無奈的嘆聲氣。
張公謹突然驚叫。
“快看那里,好一支兇悍的人馬,是從芳林門那邊來的,是叔寶的兒子來了,他來了,他果然來了。”
常何抬頭眺望西面遠處,果然只見東宮兵馬的后方,突然殺出一支人馬,他們猶如一陣狂風暴雨,狂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