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奮筆疾書,連連贊嘆。
“殿下睿智明斷,如此一來,原來死忠陛下的裴寂和楊恭仁皆被踢出三省中樞,不動聲息的一番調整,便可馬上將三省之權盡數掌握手中了。”
宇文士及和蕭瑀本就是李世民這邊的人,現在李世民又把房玄齡和高士廉兩人安插進三省,這招很高明。
午后。
秦瓊率領渭北大營的先頭前鋒騎兵一萬二千疾馳趕到長安城外。
左武候大將軍劉弘基和左武候將軍侯君集上前迎接。
“秦大將軍!”
劉弘基話里有些酸。
他的身后,是負責長安皇城以南安全的主要兵馬,可現在秦瓊卻帶著北伐軍來了。
很明顯,皇帝并不是很信任劉弘基,否則也不會先安插進來一個侯君集當將軍,又讓秦瓊帶兵回來。
說起來,當年劉弘基雖是太原首義功臣,可跟秦王府關系也很近。這次,他也對秦王行動表示了支持,可現在秦叔寶這樣一個原來的秦王府護軍,直接坐到了左衛大將軍的位置上,他卻依然還是左武候大將軍,甚至秦王還派候君集來當左武候將軍架空了他。
他不由的有幾分后悔,早知今日,那以前秦王拉攏時,他就應當更積極加入其中,而不是若即若離的態度。
秦瓊豎起右手。
一萬二千騎軍在長安城下停止前進。
旌旗飄飄,氣勢如宏。
“殿下可還好?”秦瓊直接問。
“殿下此刻在太極宮臨湖殿中,特交待我說叔寶一到,便請叔寶和劉大將軍一起過去。”侯君集說道。
“我兒懷良現在哪,他還好吧?”秦瓊關心兒子。
“三郎很好,真是將門俊杰,十分了得呢,這次他可是立下大功了。此刻他在宏義宮護衛秦王府,你就不用擔心了。”
秦瓊將兵馬交給秦王妃叔父薛國公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統帶,自己與劉弘基入宮,左武候軍則由侯君集統領。
臨湖殿。
李世民看到秦瓊進來,立即站起來迎上前去。
“叔寶,我們成功了。”李世民一把抱住秦瓊,“你帶多少人來了?”
“渭水北伐大營三萬人馬我都帶來了,現在城外有一萬二千騎兵先到,其余步卒隨后便到。”
“太好了,有這三萬兵馬,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一邊說,他一邊挽著秦瓊的手往里走,那邊劉弘基看的心里更酸了。
“叔寶,你看這個。”
李世民把一道帛書拿給秦瓊看。
秦瓊一看,卻是道改封他為齊國公的敕旨,而他原來的翼國公爵位,李世民要改授給秦瑯。
“殿下,我父子有何功勞,敢受此厚封重賞?萬萬使不得!”秦瓊驚訝,急忙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