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長樂郡主才四歲,李世民不但冊封她為長樂郡主,而且還要求給三千戶真封,八千畝永業田,并且現在就給。
按照朝廷規定,公主的封邑封戶們每年本該交給朝廷的租調,三分之二給公主,三分之一給朝廷。
長樂到出嫁起碼還有十年,意味著長樂可以提前十年拿到封邑收益,一戶最多七丁算,三千戶意味著公主每年能享受兩萬一千丁口的租調收益,朝廷租庸調制,每丁一年交租兩石,調絹二丈、綿三兩。一年下來,光租就有四萬兩千多石,哪怕還要拿出三分之一給朝廷,依然還有兩萬八千石了。調還有兩萬八千多匹絹,四萬多兩綿呢。
這是相當驚人的一筆收益,而且還能多收十年。
魏征也被李世民氣到了。
這不是故意頂牛嗎?說不讓置辦公主翻倍嫁妝,結果太子就把郡主的食邑翻了十倍不說,還提前十年就開始享受收益了。
這損害的是誰的利益?
是他魏征的利益嗎,當然不是,是朝廷的利益啊。本來這百姓把租調交給朝廷,現在卻把大頭交給了郡主。
還是一兩萬丁口啊,一個普通縣人口不過萬戶左右,其中還有許多不課戶,真正的一縣課丁數也就一兩萬人,這等于是朝廷把差不多一個縣的稅賦都直接劃給了長樂郡主啊。
就算按最低每戶三丁來算的,那也依然還有整整九千丁。
魏征直言不諱的問李世民,“長樂郡主如今年僅四歲,又未出宮開府,所需一切開銷都有宮里負擔,請問殿下,四歲的長樂郡主,需要三千戶真封一兩萬封丁稅賦收益嗎?拿了這么多稅賦收益,又要怎么花?”
李世民冷哼一聲,“孤給郡主封邑多少,你也要管嗎?郡主湯沐封邑的收益,自然歸長樂自己安排。”
“殿下是想著拿這十年的收益來做郡主將來的嫁妝吧?殿下倒是打的好算盤,提前十年拿到真封,而且翻了十倍,算下來這十年就是二三十萬石的糧食,十幾萬匹絹!這么多錢,莫說比諸公主嫁妝們翻倍了,就是翻幾倍都綽綽有余了!”
李世民被魏征頂的火氣騰騰。
“不行嗎?”
他一副孤就是這樣想的,又怎么的吧的表情。
魏征差點就把昏君罵出了口,幸好這關鍵時刻秦瑯上前扯住了他。
“魏公,注意下你的態度,你就算要進諫,可也不能君前失儀,有話說話,把口水噴這么遠做什么?”
魏征被秦瑯這么一攪和,倒也稍恢復了點理智。
他語氣降低了幾分,說太子你這樣是壞規矩啊。
可李世民現在油鹽不進,我最寵愛長樂郡主,現在給他多點真封又能怎么,你還能攔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不成?
畢竟朝廷禮制法典里,也沒有規定說不能給這么多啊,相反,朝廷法典里對公主的封邑本來就是三千戶,只是實際上給的打折而已,我現在如數真封又沒超過三千戶,你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