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穩固權力,李世民需要與秦家的這次聯姻,要把秦瓊這位昔日頭號戰將緊緊的把握住。而為了新太子的威望名聲,他更加不可能容許秦瓊之子拒絕他的賜婚。
就算不是長樂郡主,只怕也會是另一位公主或郡主。
秦瑯必須得接受皇家賜婚,必須得尚公主或郡主,因為賜婚之事一旦說出,就絕不可能收回的道理,否則,政治影響巨大,李世民也不能承受這種打擊。
不愧是尸山血雨里廝殺出來的太子啊。
李世民自己這個年紀雖然也才剛統兵征戰,可他現在已經有了十幾年的征戰經驗,更有與太子建成多年的斗爭經歷經驗,可以說這已經是一頭有勇有謀的猛虎了,自己一比,簡直就是大白兔。
那點小聰明,真是不值一提。
一想到與長樂的婚事弄假成真,秦瑯真有幾分哭笑不得。
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答應與丹陽的賜婚,畢竟丹陽跟自己還同齡呢,長樂還才四歲。
造孽啊。
在這方面,誰都比他想的遠看的清,也就他咋咋呼呼傻不拉嘰的。看看人家老程,那才叫一個粗中有細,人家就想的明白,只要太子肯賜婚,那絕對是千個愿意百個高興。
這樣一想,秦瓊也是早就明白這里面的厲害關系的,他很清楚秦瑯要是執意拒婚最后的嚴重后果,往輕了說,秦瓊以后就得靠邊站,再難得到李世民真正的信任。往嚴重了說,這是取禍找死。
但秦瓊生氣歸生氣,可最終卻還是沒有強逼他同意賜婚。
一想到那張黃色的國字臉龐,秦瑯心里不由的一陣感動。
秦瓊雖然話不多,可一次又一次為他這個任性的兒子善后擦屁股。
他執意要參與李世民的造反中,秦瓊冒著破家滅門的兇險跟著加入,他要拒太子婚,秦瓊不顧前途并不強求。
太偉大了。
甚至讓秦瑯感覺到幾分承受不住。
相比之下,秦瑯雖然總說自己是為了秦家,是幫助秦瓊,可實際上又有幾次是真正的考慮過秦瓊的感受呢?
花園里,玉簫在月下彈琴。
琴聲慢慢,悠揚意遠。
鄭十三娘提劍輕舞飛揚,劍舞四方,輕柔帶剛,阿娜嫵媚又帶著幾分陽剛英武。
玉簫的琴越彈越慢,可鄭十三娘的劍卻越舞越快。
她似在發泄心里壓抑的憤怒積郁,月光之下,劍光如水銀流轉,讓人眼花繚亂。
鄭十三娘很傷心,她沒能保護的好表弟的性命,辜負了姑姑的托付。
她恨秦瑯,卻又無法怪他,畢竟他還收留了她和聞喜郡主,但是這卻讓她更感覺痛苦,連恨都沒法恨。
秦瑯看著那劍光,眉頭越皺越緊。
他覺得自己之前做錯了許多事情,包括庇護鄭十三娘。
自己收留了鄭十三娘,實際上已經把自己和秦瓊以及整個秦家都置于危險之中了,一旦暴露,這是一個極大的罪責。或許李世民可以原諒秦家,但與秦家的那道間隙只怕就會越來越深了。
今天種下的因,早晚會結下果。
秦瑯低下頭。
眼中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