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黑闥兩起兩敗,可時至如今河北豪強們依然很不甘愿心服。
因此眼下李瑗只要打起反唐的旗號,或是清君側為廢太子報仇這樣的旗號,給那些原竇建德、劉黑闥手下的舊部們封官授職,讓他們招募兵馬,那李瑗就能得到一支既能戰,又愿戰的精銳大軍。
到時以這支軍隊再去威逼裹挾唐朝在河北諸州的都督刺史們出兵順從,如果有人敢不順從,便干脆讓河北兵把他們殺了,奪其城池,搶其印信,節制其兵。
等那時,派羅藝舊部,現幽州長史、北燕州刺史王詵越過太行山,出兵河東,聯合突厥,聯兵南下,直抵蒲州、絳州。而李瑗率大軍則從幽州南下,一路打到洛陽去,最后兩軍兵臨潼關,殺入關中,奪取長安。
這計劃,確實是挺不錯的。
當然,究竟能不能如他所愿,卻也不是那么簡單的。比如竇建德劉黑闥當年的舊部雖然還有很多,但幾次大戰,許多猛將也早就被絞殺殆盡,剩下少數人,其中部份歸附了大唐,如原左仆射齊善行降唐后便成了秦王府左二護軍,還有程名振等,也有一些不愿意再出來的,就呆在鄉下耕地種田,如劉雅、蘇烈等。
當然也還會有些心有不甘有機會就愿意出來做亂的人,但這些人現在有是有,可既不算多,也不算強。
畢竟強的人,隨著劉黑闥兩次反唐后,已經死的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眼下不是劉黑闥起兵的時候了,大唐進入河北已經有五年時間了,雖然經歷過武德四年和五年的兩次劉黑闥叛亂,但距離平定叛亂也已經有四年了。
這四年,大唐在河北日漸穩固,尤其是二次平亂時太子掛帥,聽從了魏征等人的建議,以招撫為主,鎮剿為次,一改以前的苛政,使的不少河北人漸漸歸從歸附大唐。
這也是剛才王利涉提出要打出清君側,為舊太子報仇旗號的原因,李建成在河北比李世民更有人心。
王利涉最后又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建議。
“王君廓無賴賊出身,好反覆無常,大王切不可相信他。宜將兵權委給王詵,并尋機先下手除掉王君廓。”
王君廓的勇猛是出了名的,曾經十三騎破萬,但王君廓的無賴反復更出名,在隋末,他帶著幾萬人馬,先后歸順唐朝,然后又改投李密,再帶人馬歸附王世充,最后再歸附唐朝,可以說是反復無常。
這種人當然是不能相信的。
可李瑗聽完后,卻很為難。
“彭國公乃我親家公,豈會反我?況且起事舉兵,正需要彭國公這樣的猛將掛帥統兵,豈能未戰先殺大將?”
看著他直搖頭的樣子,王利涉失望不已,仿佛看到當年他向竇建德、劉黑闥提的那些建議未被采納時一樣。
李瑗猶豫半天,最終決定,一面向各州縣征兵,并將幽州城防交給王君廓指揮,另一方面,派另一長史王詵負責執行王利涉的計劃,向原竇建德、劉黑闥的舊部們封官授爵,召他們招募兵馬舉事。
李瑗還為自己的這個兩全之策洋洋得意不已,最后又讓王利涉親自去趟定襄見頡利可汗,請求頡利出兵南下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