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唐與王世充決戰中原,竇建德揮兵南下救援,唐夏鄭三國大戰,羅士信做為唐將也開始與夏軍交戰,竇紅線夾在中間很痛苦。不久竇建德兵敗被俘入長安斬首,竇紅線悲痛之下離開了長安。
劉黑闥等起兵反唐,羅士信隨李世民入河北征討,最終羅士信戰死洺水。
羅士信不知道的是,竇紅線離開他時,恰好剛有了身孕,他戰死洺水不久,他的遺腹子出生。
紅線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孩子趕到洺水,卻連羅士信最后一面也沒能見到。
后來當地人建起了猛將廟紀念羅士信,竇紅線便帶著孩子從此長留此地。蘇定方后來偶然在此遇到紅線,也便遷來此地隱居,他一面照顧紅線一面教導著那孩子。
一晃也已經三年了。
·······
猛將廟前堂。
進入廟門,前殿設有財神堂,左右兩邊是如來、觀音、善財、龍女等,正殿則是猛將羅士信,身披鎧甲,手執馬槊,背弓負箭,威武不凡,兩側是十八尊羅漢。
“三郎,當地百姓祭祀羅將軍,稱為他‘天曹司上天王’。”
秦瑯看著這尊泥胎雕像,這位是秦瓊曾經最親密的戰友,隋末時,秦瓊與羅士信并為張須陀的左右先鋒,無數次搭檔沖鋒陷陣,后來一起轉投到裴仁基麾下,再隨裴仁基投瓦崗,再到后來被迫歸附王世充,再到棄鄭歸唐。
歸唐之后,羅士信被封為郯國公,絳州總管,秦瓊則是秦王府馬軍總管,后來封翼國公。
論勇悍,羅士信甚至在秦瓊之上。
他在洺水城戰死時,才二十三歲。
秦瑯在神像前跪下。
“叔父,懷良前來拜祭,我阿耶在長安時常懷念你。”
秦瑯磕頭。
猛將堂羅士信的塑像后,太平郎悄悄探出腦袋打量著這個跪拜自己父親神像的人。
聽到他稱父親為叔父時,他更感好奇。
“羅叔,這是侄兒釀造的國公酒,特捎來請羅叔喝。”
“這是我剛才在外面買的一些豬耳朵,我以前常聽我阿耶說羅叔當年在張帥麾下為執衣,想要上戰場,結果被人嘲諷年少個矮,當時羅叔才十四歲,聽后不服氣的身披三層鎧甲,跳上戰馬執槍沖入賊陣,連數殺賊,并割下賊耳吃掉,回來時頸上掛了一串賊耳,震驚眾人,從此張帥不顧眾議,讓叔父披甲上陣·····這些豬耳朵,羅叔就將近一些。等回頭,我弄些更好吃的鹵耳絲來孝敬羅叔。”
太平郎偷瞄那盤豬耳朵,見豬耳朵炸的金黃,切成細長的耳絲,香氣誘人,剛剛練完槍早就餓了,口水都被誘出來了。
伸出手去擦口水,一不小心卻從神像后面滾落下來。
秦瑯正拜祭羅士信呢,哪料神像突然動作,一個孩子滾落,連忙伸手去接。
等孩子接到手,發現這孩子居然跟那神像面目極基相似。
“你是?”
太平郎被接住,倒是膽大的很,“你剛不是喊我父親叫叔父嗎,那我就是你弟了。”
“你父親?弟弟?”秦瑯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