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河北撫慰大使只是個臨時使職,就算是幽州都督也是檢校職,朝廷肯定會很快選派合適的都督接任,但不管怎么說,能讓他暫時節制幽州撫慰河北,那都是對他無比的信任。
“傳旨給涼州都督秦瓊、靈州都督李靖、并州都督李世績、檢校幽州都督秦瑯,潞州都督黃君漢,讓他們立即征召兵馬,儲備糧草器械,做好大戰準備。”
“克明,你是兵部尚書,馬上行文下令,令關中、隴右、河南、河東諸地軍府立即開始征召府兵,往洛陽、長安、太原集結。”
杜如晦問,“何等級別?征召多少?”
“叔寶上奏說,這次頡利可能會傾族南下,起碼會有三十萬以上的突厥騎兵來犯,所以我們要做好打舉國之戰的準備。孤要求起碼要在長安地區集結十萬府兵,太原和洛陽各要集結五萬左右的兵馬以備戰。”
杜如晦聽到這個數量,不由的驚訝。
大唐百戰開國,以府兵制為兵制,中央十二衛,各地設置軍府,但強干弱枝,總共六百余個軍府,僅關中地區就有近三百個,其余的也主要集中在河南和河東地區。
就算是河北、隴右這樣的要地,也不過各數十個軍府而已。
至于說江南地區,更基本上是少之又少。
兵部的兵帳上總共是有府兵六十余萬,但這些人平時務農種地,還要輪番上京番上宿衛,以及到邊境戍守,非戰時當值的府兵有二十萬左右,其中京畿地區就占了小半。
現在要再征召起二十萬人來,意味著,天下府兵三分之二都要征召集結起來,而要維持這么龐大的府兵集結調動,供應糧餉,那就要數倍民夫壯丁。
這一次,整個關中河南真的要戶戶出丁家家出力了。
“有問題嗎?”
“請殿下放心,再大的困難,兵部也會想辦法解決。”
“好,孤會讓十二衛全力配合!”
殿中,君臣們都感受到了一股迫切的壓力。
李世民喃喃道,“但愿我們的動作來的及,能趕在頡利到來之前集結好兵馬,做好戰斗準備。”
“殿下,臣比較擔心幽州方面,原本王君廓鎮守幽州,他能征善戰,又有宗室名王李瑗坐鎮,這是很好的搭配。可現在二人被誅,河北人心不免會有些惶惶,殿下讓秦瑯檢校幽州都督,臣不懷疑秦瑯的忠心,可擔心秦瑯太年輕,又沒有什么統軍作戰的經驗,當此大敵來犯之際,將幽州交與他,能否放心?”提出擔憂的是秦瑯的老上司高士廉。
他倒不是不滿秦瑯,畢竟秦瑯曾做為他的屬下總有些香火情,而且秦瑯對他向來也比較尊敬,他這擔憂只是為秦瑯考慮,萬一秦瑯到時沒守住幽州,這可就是大罪。
“還請殿下盡快選任一位老成持重,統兵打仗經驗豐富的大將正式出任幽州都督之職。”
“高相有何適合人選推薦?”李世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