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隋末大亂之后,河北之地空虛,李淵把一些內附的部落,尤其是原來隋朝時就內附僑置在遼西之地的胡人部落都遷到了關內河北來,以充實空虛的邊境幽州地區。
這些胡人部落環幽州僑置州縣,自治本部,不納稅賦,人馬眾多。雖然幾次打仗,這些部落也都奉詔出兵協從,但終究都是非我族類。
秦瑯根本不吃這一套。
“突地稽部落是諸內附僑置州中人馬勢力最大的一股,若是他如此囂張跋扈朝廷不敢制反而要賞賜安撫,那么就會開一個惡劣的頭,今天是不是其它部落也都要效仿來劫掠百姓、搶奪軍糧,阻隔道路了?”
這些僑置州大的千余戶,小的幾百戶,都是自成體系,簡直就是化外之民,搞的他們的地盤跟大唐的胡人租界一樣。
“本都督已有決議,但敢再有阻撓出兵者,休怪本都督請出節杖!”
李玄道閉嘴了。
他雖是長史,可秦瑯有太子賜節,這節以專殺,加之還有黜陟大權,年輕人一怒之下把他砍了也許不敢,但是將他奪了冠帽關起來倒有可能,那就丟人大發了。
秦瑯命令一下。
蘇定方和牛進達都各去點兵。
這些天,秦瑯也基本上理清了幽州兵馬,他派人把原來七軍四守捉二關等邊關戍堡清理整頓一番,原本當有三萬七千多邊軍,經過一番清理虛籍和淘汰老弱后,只余下一萬七不到,缺口兩萬余。
秦瑯便向幽州六州的三十個統軍府直接下令,向他們緊急征召在府府兵自備裝備行糧到幽州集結,然后補充到各個邊鎮戍堡。
秦來這個都督有太子所賜旌節,又以戰爭為名緊急動員,向諸統軍府統軍和六州刺史出示魚符,刺史、統軍們不敢怠慢,只能緊急動員府兵們聽令。
把未入京上番和赴邊戍衛的在家府兵都征召起來,秦瑯得了兩萬府兵,終于算是把邊軍的空子補上來了。
然后他把八千河北兵組成了河北團練十營,以做為幽州的機動預備軍團,也充當輔兵。
一切走上正軌,靺鞨人卻敢搶奪軍糧,這不是找死嗎?
所以說這一仗,秦瑯肯定要打,絕不能就這樣放過,否則他秦瑯的威信何在?若是幾個靺鞨人都不敢打,突厥大軍來了那還怎么守?
秦瑯先前傳令郭孝恪、雙士洛等都督刺史來幽州議事,可結果到現在這些人都還沒有過來。
而秦瑯原計劃從各州抽動兵馬前來增強防御,這些家伙也都以接到朝廷命令,要派兵增援洛陽、太原為由給拒絕了。
這可是讓秦瑯十分惱火的,他知道他們是不服自己,覺得秦瑯不過個十六歲的年輕人,嘴上毛都沒長齊呢,就想騎在他們頭上發號施令。
唯有一個程名振因為跟他一起平幽州亂,對他比較尊重,最后秦瑯也惱了,干脆讓程名振也回了洺州,只是把他帶來的一千洺州兵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