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玄禮點了點頭,鄭重的拿筆將這兩句話一句不落的記下,還拿給秦瑯看過,秦瑯點頭,他撒了點香灰在墨上,然后合起,倒熱蠟蓋印封口。
“殿下交代見到翼國公,催下翼國公早點回京,說如今長安那邊,需要翼國公。”
說完,鄭玄禮不敢逗留,轉身出門騎上馬,便打馬回長安。
三天后,灰塵仆仆的鄭玄禮把那封信交到李世民手里。
打開看完,李世民不由的輕笑了笑。
“年輕人果然還是銳氣十足。”
李世民這些天不僅向那些邊帥大將們派人問策,而且也發下太子令,長安百官皆需要上表陳明自己的建議,甚至向外地州縣刺史都督縣令等問策,讓他們上書言事。
百官們章表如雪,但李世民印象最深的還是鎮撫司主簿馬周的一封奏表,馬周上表進諫,勸說他現在已經不再是專事征伐的秦王了,而是監國攝政的皇太子,凡事要從大局著眼,并說現在國家當下最緊要的任務是體恤民力,休養生息,所以要止征伐,興文事,不要再一味的興兵動武了。
這道奏章讓他對秦瑯的這個七品屬下感了興趣,派人仔細的調查了他的注色經歷,知道眼下秦瑯在外,鎮撫司主要是由他在協助秦用主持鎮撫司日常事務,而且此人能力不錯,把鎮撫司打理的井井有條。
馬周還主持修建了長安的鐘鼓望樓體系,在原來的武候街鋪之外,建立了許多高大的鐘鼓樓,上面置以鐘樓軍士。一改過去派武候巡騎傳令開閉城門的做法,改用鐘鼓傳令,鼓聲開啟城門坊門,鐘聲為宵禁警令,并設計了一套旗幟燈火訊號,用以鐘鼓望樓之間的信號傳遞,使的長安城這座巨大的都城里,訊息傳遞速度加快了許多倍,他甚至還設計了城門左進右出,車馬在道路上一律靠右行的交通新規,使的長安城門、街道上的秩序大好。
李世民特召馬周進見,在與他面談了一個時辰后,對馬周越發贊嘆。
“這秦瑯從武候街鋪里撿下一個醉鬼,居然如此有才,真是了得。”
一個喊打,一個卻說不要打,不過兩人說的各都有理。
拿起筆,李世民親筆寫下一道太子令,授鎮撫司丞馬周,門下省值班侍奉,這也是個臨時性的差事,跟當初秦瑯的門下行走差不多,就是讓馬周隨時在門下省候見,以備咨詢參謀。
一個小小鎮撫司主簿,能得到太子如此青睞,極為難得。
“再派人去催下秦瑯,都什么時候了,還在路上慢慢悠悠,居然還沿途做起買賣來了,真是不像話。”李世民叫來鄭玄禮,讓他再去洛陽催秦瑯。
鄭玄禮心中叫苦不迭,又不敢違背,只好勉強應下。
洛陽城里,秦瑯再次見到銷瘦一圈,兩條腿叉著走路的鄭玄禮,聽完李世民的口諭,秦瑯當即動身。
七月二十九日,秦瑯終于返回長安城,一入城,還沒來的及先去平康坊家中見玉簫,結果東宮的使者已經在半路上把他攔下了。
“太子殿下知你返京,召你立即進見。”
“我回家先換身衣服可好?”
“不行,太子讓你立即進見。”
秦瑯嘆聲氣,只好跟著往東宮去。
一入東宮,他被內侍引入顯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