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正三品的大將軍,三品的將軍來當統軍,別將,這可是非常之時非常之法了。
“秦瑯,暫由你檢校東宮左司御率,統領太子旅賁軍,護衛東宮。”
整個長安的軍隊,李世民就留了一個旅賁軍護衛東宮。旅賁軍是東宮六率中的左右司御率的軍號,從十二衛到東宮六率,都還各有軍號。
比如左右驍衛,軍號豹騎,左右衛,軍號驍騎,左右屯衛,軍號羽林。
而東宮六率里左右率軍號超乘,左右司御率軍號旅賁。
程咬金率領的超乘軍都已經編入到李道宗的長安防衛軍里,李世民身邊就剩下百騎和旅賁。
百騎交給侯君集統領,旅賁交給秦瑯。
秦瑯也沒明白,怎么李世民選中自己來臨時統領旅賁軍,但既然點了他名,這個時候也沒什么可討價還價的,當即和侯君集上前領命。
此外長安的原北門屯營,南衙番上府兵等,各內衛翊府等,全都劃到李道宗麾下指揮,一千人一營,由一位大將軍或是將軍擔任統軍,由中郎將擔任別將。
“孤已經傳令李靖鎮守靈州不動,劉旻鎮守夏州不動,李藝鎮守涇州不動,牛進達鎮守幽州不動,并調其它諸路兵馬勤王長安。”
“涼州都督秦瓊率三萬兵馬沿涇河河谷東進,駙馬都督柴紹率兵兩萬渡過渭水向岐州地界進發,洛陽的屈突通率洛陽集結的五萬大軍向潼關趕來,最多七日,可抵達京郊。”
并州都督李世績,代州都督張公謹已經率八萬大軍離開太原南下,最多二十幾日便可抵達。”
“都督任瑰率領的三萬兵馬此刻已然渡過漳水,這一路最慢,但一月內必達。”
李世民之前聽取了馬周、王珪、戴胄等大臣的建議,沒有向荊襄淮南江南等地征發府兵,以確保今年南方的生產不會耽誤。
秦瑯在心里默默的加了一下,四路邊軍不動,約十萬人。五路邊軍南下勤王長安,勤王軍共計二十一萬。
這里面估計還有部份輔兵鄉勇在內,但確實已經不少了。
勤王軍最快的七天內可抵長安附近,最遲的得一個月后才能從河北山東趕到。
大戰在即,李世民部署戰略后,開始給秦王府心腹舊部們加封官職。
長孫無忌加左武候大將軍、尉遲恭進右武候大將軍,程咬金進右武衛大將軍,段志玄為左驍衛大將軍、侯君集授左領軍大將軍,劉師立檢校右武候大將軍,張亮檢校左衛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