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大敗匈奴,開疆拓土,基本上奠定了華夏的邊疆范圍,可漢武帝也巫蠱之禍逼反誤殺太子。”
“秦皇漢武雖有過,但其依然是我華夏最偉大的君王。”
李世民抓起一把幾上的冰塊,扔進嘴里用力的嚼動,嘎吱嘎吱的作響。
“我的子孫們,將來也會效仿朕這般宮變奪位嗎?”李世民問。
秦瑯心想,這是肯定的,李世民確實開了個極壞的頭,他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嫡搶權,后來唐朝便屢屢發生這種宮變,從高祖李淵到玄宗李隆基,不到百年間,曾先后發生過四次玄武門之變。
第二次玄武門之變是武則天晚年時,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聯系羽林軍攻占玄武門,迎太子李顯闖入皇宮逼迫武則天退位。
第三次則是中宗太子李重俊聯合羽林軍殺武三思等圍皇宮,意圖殺韋后迫皇帝退位,結果玄武門未攻下,兵敗被殺。
第四次則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奪玄武門,殺韋后,擁自己父親相王登基稱帝。
但歷史上唐朝可不止這四次玄武門政變,李隆基晚年爆發了安史之亂,自己逃往蜀中避難,結果他的太子便半路獨自去了靈武,在將領們的擁護下登基稱帝,尊李隆基為太上皇,這實際上也是一場政變。
而到了晚唐時代,宦官掌兵專權,宮中更是發生過無數次政變,唐朝天子廢立皆由太監····
這一切,可以說確實是李世民現在開了這壞頭。
當然,這些話秦瑯不能跟李世民說。
“臣知道殿下當日也只是為天下生民著想,才不得已發動靖亂,但也不曾想過要殺建成元吉,只是當日形勢萬分危急,最后才有此結果,此并非殿下本意。”
秦瑯只能如此安慰李世民了。
李世民嘎吱嘎吱的嚼著冰塊,聽著秦瑯那一連串的大家逼迫他的話,覺得心里開朗了些,是啊,那又非孤本意,是大家逼迫孤的。
“殿下,大敵當前,當全神貫注,莫要因陛下幾句話而亂了心智啊。”秦瑯勸說。
李世民看著秦瑯,“你覺得孤的兒子們將來會走孤的老路嗎?”
“當然不會,絕對不會,殿下你看承乾多天真無邪可愛,這八歲的孩子還如白紙一張啊,只要殿下和娘娘好好引導,再找一些名儒大臣輔佐,將來自然就會賢良。”
“那等孤登基繼位后,便冊封承乾為太子?”
秦瑯看著李世民,這不廢話嗎?有嫡立嫡,當然這也輪不到他來說。
“殿下,關于立太子之事,殿下得與宰相們商議啊。”
“那孤讓你到時繼續統領承乾的旅賁軍如何?”
秦瑯趕緊拒絕,“殿下,臣是鎮撫司丞啊,現在只是暫領旅賁而已,等冊立太子后,自然當選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將統領太子旅賁啊。”
李世民見秦瑯這態度,倒是十分滿意的微微一笑。
他抓起一把冰塊遞給秦瑯,“看你熱的滿頭大汗的,吃兩冰塊消消暑!”
秦瑯趕緊接過,幾個冰塊扔進嘴里也嘎吱嘎吱的嚼了起來,別說,還真是透心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