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都是混戰廝殺之聲。
戰況激烈!
一身明光甲的獨眼家將張鐵槍催馬來到唐軍陣前,滾鞍落馬,“稟報大將軍,我軍已經切斷突厥人的后路。”
秦瓊身披麒麟山文字甲,頭戴鳳翅兜鍪,腰系獅蠻帶,腳蹬鐵網靴,手中一桿秦家大鐵槍,背上兩支瓦面金裝锏,腰間雙插里裝著角弓、羽箭。
淡金色的面龐上,此刻露出的卻是自信的表情。
“這些突厥人太得意忘形了,真以為放他們深入,就能肆無忌憚了?到了此刻,居然還敢脫離大部隊,還想要硬奪城堡,找死!”
長槍一挺,秦瑯下令。
全軍出擊,將這支千余騎的突厥游騎圍而殲之。
“速戰速決!”
涇河東岸,涇陽城附近,此處距離長安已不足百里。
頡利三十萬騎南下關中平原,頡利主力出現在長安渭河北岸附近的高陵,分兵攻涇州、涇陽、高陵,又分兵十萬往攻京西武關一線。
突厥騎兵如入無主之境,囂張無比,四處掃蕩劫掠。
秦瓊自涼州率步騎三萬,長途跋涉,日夜兼程趕來勤王,在涇陽附近遇到了這支不過千余人的突厥輕騎,正在囂張的打草谷。
同行的涼州長史楊恭仁勸秦瓊莫要在此與突厥浪戰,直接繞過這些突厥人趕往長安城下,以免被附近的頡利主力攔截。
秦瓊并不肯接受這等‘老成持重’之言。
大槍一擺,雙腿一踢,跨下的忽雷駁早就默契的領會到了秦瓊的意思,直接人立而起,長嘶幾聲,繼而奮起雙蹄,猛的向突厥人沖去。
楊恭仁嘆氣連連,“叔寶你為一軍之統帥,怎可親自沖鋒?”
可秦瓊早已經縱馬遠去,老鐵槍帶著百名親兵死死護衛兩旁,涼州鐵騎更是如山崩海嘯般的猛沖而去。
對于秦瓊來說,區區一千突厥輕騎,沒必要排什么兵布什么陣,直接掩軍沖殺便可,趁勢一鼓作氣將他們踏平殲滅,速戰速決才是王道。
烈烈秋風之中,老鐵槍高高舉著秦瓊的將旗緊隨其后。
那面鮮紅的秦字大旗,隨風獵獵飄揚,忽雷駁背上那抹紅色的披風更加顯眼,無數的唐軍奮勇爭先,連主帥都沖鋒在前,他們有什么可猶豫的。
涇陽,嵯峨堡下,本來正馳馬放箭呼嘯不已的突厥人,怎么也沒料到眼看著城堡已經被他們攻破,正要收割的時候,卻突然四面八方涌來無數的唐騎。
“他娘的,找死!”
統領著這支騎兵的是突厥貴族阿史德烏沒啜,這位突厥貴人長的高大魁梧,肚大腰圓,猶如一只棕熊一般。
阿史德是突厥中僅次于阿史那的姓氏,阿史那是突厥王族,阿史德則號稱為后族。
烏沒是他的名,啜是他的官職,這是個比特勤低,而比部落俟斤又高的官職,阿史德烏沒三十出頭,草原上正是年富力壯的時候,他此次率部落隨頡利可汗南下,本也隨駐于涇陽,只是嫌有些無聊,兼之南下路上也沒有搶到什么糧草,于是他便私下帶了千余手下,出來劫掠。
嵯峨堡里都是附近的百姓,靠著一些獵弓木槍還有土墻自然難以抵御突厥輕騎的沖擊,很快就告破。
恰在此時,唐軍出現了。
烏沒啜沒有驚懼,主力大營就在此不過二十余里,那里可是有十余萬人馬,更別提附近到處都是突厥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