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宰相、參政們商議朝政,臣請告退。”秦瑯識趣的道。
“你是鎮撫司丞,鎮撫司有收集軍情之職,你留下來列席會議。”李世民道。
秦瑯點頭,老實繼續坐著了,能夠參與這等最高級別的議事,還有點小激動呢。
不過承乾好像不太樂意坐在這聽他們聊什么軍國大事,可又畏懼父親,不敢造次,于是便好像身上鉆了螞蟻一樣哪都不舒服,扭來扭去的。
這時李世民在上面突然道,“今日商議軍情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朕思之良久,難以決定,還請諸卿各抒已見。”他頓了頓道,“原先朕為藩王之時,兼領尚書令職事,如今即位為君,這尚書令便空置出來了,說起來,這個擔子可不輕,諸位說該選誰來擔?”
最有資格當的自然是左右仆射了,可沒等蕭瑀封倫發話,檢校中書令房玄齡便立即出聲。
“尚書令為朝廷首輔,總領六部百官措理朝政,權柄至重,恐非人臣所能輕議!”
“沒那么多忌諱,諸公但議無妨!”
眾臣都低頭不語。
實際上此刻真正有資格當尚書令的也就蕭瑀一人而已,因為在坐諸位宰相非宰相里,他地位最尊崇資歷最老,裴寂加司空銜退出朝堂后,再無人比他資歷老了。
宇文述和封德彝、陳叔達雖也是武德宰相,但資歷都不如他,況且他現在又是尚書左仆射,按說也只有他可擔這個位置。
但偏偏現在皇帝卻說這個位置不好授人,就說明這里面有問題了。
而按正常情況下,這個職位更不可能授給不在場之人。
蕭瑀自然想當尚書令,封德彝也想讓蕭瑀當,他知道自己爭不過蕭瑀,但蕭瑀當尚書令后,他便能順勢進一步接任左仆射。
陳叔達宇文士及知道自己不夠資歷,也就不出聲。
至于房玄齡高士廉,他們更是不夠資歷。
良久。
還是戴胄出聲打破了沉默。
“陛下,臣以為,大唐開創以來,尚書令只授過陛下一人,陛下由尚書令而儲君而皇帝,臣建議,以中山王兼領尚書令。”
李世民搖了搖頭,“承乾不過八歲娃兒,兼這尚書令又有何為。”
魏征很干脆的道,“中山王若兼尚書令,但卻不能實際處理政事,只能是虛領,臣以為有違國家制度,實為不宜。”
一眾大臣說來說去,都說不出一個好人選來。
李世民點秦瓊名,“叔寶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