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想了想,小心的對父親道,“阿爺,我以為送行儉、通兒他們去國子監讀書就好,四郎五郎也不必非要去弘文、崇賢館讀書,至于我,我也才十來歲,如何能夠規諫的好太子呢?這得是德高望重的大臣才行啊。”
秦瓊疑惑的看著兒子,這個兒子太過聰明,之前宮變前,他積極奔走,甚至打著他的旗號,這使的他一度以為兒子長大了,熱衷于功名利祿,可如今看又覺得并不是如此。眼下他似乎有些不想入東宮,甚至不想讓兄弟們去東宮。
“你何出此言?”
秦瑯見左右無人,于是便小聲道,“阿爺,陛下三十不到,春秋鼎盛,而承乾才八歲,兒觀史書,越是那些能力了得的帝王,這儲君越不好當,如漢高祖、漢武帝,又或近代點的魏武帝、周武帝等等,幾十年的時間里,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所以我覺得咱們家其實沒有必要急著上東宮的船,穩妥點,咱們就做陛下元勛好了。”
這下秦瓊眉頭皺的更緊了。
“這些都是沒根據的猜測。”
“阿爺,咱們家如今的地位,你覺得還有必要再去這樣投寶押注嗎?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咱們家現在只要緊跟陛下,不要管其它的,那么將來,誰當太子誰當皇帝,難道我們家還會受影響嗎?”
“何必牽連過深呢?”
“我總覺得你不看好承乾,為何,這孩子我見過數次,聰明可愛,天資過人,極得陛下和皇后喜愛啊。”
秦瑯當然不能說,歷史上承乾會叛逆,并很嚴重,最終導致被廢,流放而死。更不會說,將來這太子之位,會爭斗十分激烈,將來會有無數人卷入其中,最終因此而身死族滅,比如房玄齡比如杜如晦比如長孫無忌等的家族,這些一等一的豪門最終都是被這漩渦吞噬的。
學學人家李績程咬金多好。
只是今天秦瓊似乎聽不進去,反而勸說兒子,“承乾是陛下嫡長子,儲君是國本,承乾為儲,國本才不會動搖,若是儲君之位動搖,則將來大唐社稷也會動搖。三郎,我們父子身為人臣,更是陛下倚重之心腹,必須想辦法保住國本不受動搖,這也是在效忠陛下,保護陛下的江山社稷。”
秦瑯一時倒不知道該說什么話了。
“三郎,你若是知道些什么,一定要幫助太子。”
秦瑯覺得壓力山大,我知曉歷史又如何,上次押注李世民,是知道他必勝,可若要讓他強押承乾,秦瑯覺得很為難,這太子之爭可不簡單,這里面水深的很,自己有什么能力可以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