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伸手摘下鳳翅盔,將盔捧在了左腰側。
他站在鎮撫司衙門口又仔細的整理了下衣甲,等看上去很整齊精神,略抬手肘,伸手把散落的一綹頭發也捋齊,這才咳嗽一聲走入司衙。
一路來到鎮撫使公房前,吳廣大聲喊道,“左武候衛翊府中郎將吳廣,拜見秦鎮撫使!”
他的聲音洪亮無比,如一聲獅吼,震的附近官吏皆側目來望。
正在看著一份報告的秦瑯也被震了一下,抬頭望來,看到個豹頭環眼的大漢,貫甲抱盔站在門口。
這時門邊的司中門衛才來的及通傳,“翼國公,這是·······”
秦瑯笑著起身,“不用介紹,這位可是相熟,吳叔,怎么來我這了?”
吳廣笑著道,“司衙之中,可不敢論私情,我是奉旨前來報道的,奉陛下旨意,即日起,左右武候衛翊府皆轉隸于鎮撫司衙了。”
說著,他掏出一張調令遞過來。
秦瑯接過看了幾眼,原來先前李世民在東宮說讓秦瑯提督九門統領六街的事,或許是因為李孝常和李幼良的這次謀反案,牽連到了在京的諸衛將校兵馬不少,甚至牽連到了宿衛之兵,李世民對此很是不滿。
長安城有十三座城門,北面四門,其余三面各三門,據說是象征著一年有閏之意。
現在北門有左右屯營駐守,是在南衙十二衛四府之外的北衙禁軍。而之前皇城中是駐左右衛,皇城以南,九門主要是由左右驍衛值守,而城中街道主要由左右武候衛左右街使率領巡騎巡夜,街鋪武候把守坊門、街口等,以日夜守衛。
其它諸衛宿衛兵馬,則守衛在諸門之外。
而現在李世民明顯對于這些諸衛府兵不太信任,在這種時候,他明顯更信任表現出眾的鎮撫司,于是現在皇帝下旨,把左右驍衛原本負責的九門值守,和左右武候負責的街道巡邏、武候街鋪之職,都轉劃給鎮撫司來管轄。
這種調整,最大的變化,其實就是把長安城的城門守衛和城內巡邏、街守的權力從南衙衛府中剝離出來了,這就和之前北門的屯營改為北衙禁軍負責一樣。
這樣一來,長安外城的治安警備這一塊,連宰相們都管不了,更別說十二衛了。
這是實實在在的擴大皇權。
很符合李世民的一慣行為。
吳廣字黑闥,東郡人,他爹是隋朝時的一個縣主簿,吳廣早年做為地方上的豪強子是跟著大哥翟讓混的,后來混上了瓦崗,直到后來李密兵敗,又成了王世充的手下,最后吳廣跟著秦瓊程咬金一行人脫離王世充投唐。
他算是瓦崗派的,曾經在秦瓊手底下呆過挺長時間,算是一員驍將,正因為這層關系,所以秦瑯與吳廣也算挺熟的。
六月四日那一戰,吳廣也是出了死力氣的,因此事后論功授新鄉縣開國公,也是玄武門功臣,獲得縣公爵外,晉升為左武候翊府中郎將之職。
吳廣到來之后,很快左右驍衛、左右武候衛幾位中郎將陸續抵達,還有原左右武候衛的左右街使也來了。
他們都是奉李世民旨意,從原屬衛府調到鎮撫司來的,連同他們的部下人馬,一起轉過來了。
李世民同時還從其它諸衛番上之兵里進行抽調,最后轉隸于秦瑯麾下的人馬,便總共是三萬。
可以說,又一支能夠影響京師守衛格局的勢力出現了。
北衙禁軍三萬,現在鎮撫司又添三萬人馬,基本掌握長安外城的防衛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