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瑀和陳叔達二人這才被驚醒,二人松開,退到一邊,卻還跟斗牛一樣的盯著對方。
李世民氣的一甩袖子,直接走了。
殿上其它宰相參政們在那里勸諫二人。
片刻后,殿中監豆盧望出來宣旨。
“身為宰相,蕭陳二臣卻如此御前失儀,言語失態,難為百官表率,對皇帝有不恭之罪,一并罷免所有官職,回家閉門思過!”
這旨意一宣,蕭瑀和陳叔達都十分意外。
雖說剛才二人有些過火,可畢竟堂堂三高官官,就如此罷相了?
這時秦瓊勸說二人息怒,給皇帝上表請罪,陛下也就能夠寬恕了。
可蕭瑀自詡自己是首相,又是兩朝宰相,還是皇帝的表姨夫呢,哪肯低這個頭,于是直接就交出了金魚符,頭也不回的走了。
陳叔達心中有些后悔,可見狀,也只好跟著離開。
半天后,李世民召宰相們再次廷議,這次蕭瑀和陳叔達二人已經沒資格再參與。
會上,李世民依然還是怒氣沖沖。
雖然秦瓊等勸說皇帝息怒,說蕭陳二人一時沖動,也非大錯,可李世民不肯收回罷相奪職之令。
“便以封德彝進尚書左仆射,以長孫無忌進尚書右仆射,杜如晦檢校侍中兼吏部尚書,秦瓊授兵部尚書,仍加平章事銜,免左衛大將軍。”
李世民趁熱打鐵,干脆一口氣做了數個重要的人事調整。
自己最信任的大舅子長孫無忌,這次被他直接一口氣提到了右仆射的相位之上,封德彝則順位進一步,成了左仆射。
杜如晦這位心腹,也被授為檢校侍中兼吏部尚書,拜相。
秦瓊由左衛大將軍改任兵部尚書,左衛大將軍一職,授給了李靖。李靖免靈州都督之職,調入京任左衛大將軍。
這一連串的命令下來,大家都不免有些震驚。
這樣一來,蕭瑀和陳叔達二相,還真是連點反悔的余地都沒有了,皇帝已經把他們的位置安排他人了,他們真的下野了。
秦瓊推辭兵部尚書之職,然數辭李世民都不允。
李世民坐在殿上,臉上雖然還是一副余怒未消的表情,其實心里已經很是得意,借著蕭瑀陳叔達的殿前爭執失態,他抓住機會,直接罷掉二人相位,終于又踢出了兩個武德宰相。
長孫無忌和杜如晦這兩位心腹,也終于被他提進了政事堂。
放眼望去,現在政事堂的宰相參政們,也就只剩下宇文士及和封德彝這兩個武德舊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