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郊外,灞上。
秦瑯與褚遂良等崇賢館老師們帶著一眾學生來到灞上,高高的原上,是與京師長安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雖然相距不過數十里,甚至高在塬上能夠遠眺長安。
柯老五是個燒炭的,伐薪砍柴讓他的手滿是老繭,而肩柴背炭又讓他的背駝的厲害,他的臉上滿是溝壑般的皺紋,又多又深。一張臉黝黑無比,也分不清究竟是曬黑的還是被炭染黑的。
“這是太子殿下送給你的雞,這是崇賢館給的蛋和糧。”
一只蘆花雞,毛都已經拔光了,開過膛破過肚,處理的很干凈。另外有二十個雞蛋,兩斗粟米,一匹布,外加十斤豬油。
除了那只雞是太子養大的,其它的都是崇賢館的錢采購的慰問物資。
柯老五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面前的這些東西。
“這是太子殿下!”秦瑯指著承乾對似乎有些耳背的燒炭翁大聲道。
老頭有些懷疑的看著這行人,他看了看承乾,又看了看秦瑯,最后看了看擺在他面前的這些東西,最后咽了咽口水。
里正趕了過來,很是惶恐。
“柯老五是個一生沒娶過女人的老光棍,燒了一輩子炭,從沒離開過塬上也沒去過長安,他是個羌人·······”里正有些啰索的解釋著。
然后他又沖著柯老五一通連珠炮似的喊話,說的好像是夾著漢話的羌語,按旁邊鎮撫司同來的人解釋,秦瑯才知道,原來在灞上這塊地方,有許多羌人,歷朝歷代都經常將一些隴右的羌人安置在這邊。
這些羌人有的是戰敗被俘的,有的是主動內附的,總之這里有許多羌人,故此這邊許多人說話是半漢半羌,語言比較特殊。
柯老五終于明白這群人身份的尊貴,于是要跪拜感謝。
秦瑯扶住他,老頭高興的抱著那些東西。
“老人家,我們可以進去瞧瞧你家嗎?”秦瑯問,老頭請他們進去。其實這所謂的家,不過是個簡陋低矮的茅草屋而已,柴門里狹窄而又黑暗,因為是個光棍老漢的原因,屋里還很贓亂無序。
剛進來的太子承乾甚至被雜物絆的差點摔倒。
好一會大家才適應了屋里的昏暗。
只一間茅草屋,沒有灶臺,只有一個簡易的火塘,上面壘了幾塊石頭,然后架了一個缺了一塊的陶鍋,火塘邊的墻都熏的烏黑。
火塘另一邊是床榻,其實就是在坑洼不平的地上砌了些土磚,然后上面鋪了兩塊木板子,下面墊著麥草,上面鋪著幾塊臟兮兮的羊皮,估計是既當床單又當被子的。
承乾看到那破陶鍋里是些烏黑的糊糊,勉強能看出里面似乎有點野菜。
“這是什么?”
柯老五解釋說這是他的午飯,剛弄好,還大方的邀請太子和秦瑯他們一起吃。
“這里加了蝗蟲干,還加了把小米,又放了點野菜,還有幾條我摸的泥鰍,好東西呢,美滴很!”
柯老五拿起勺子舀了把自制黑暗料理,很熱情的邀請太子殿下嘗一嘗,還說太子殿下肯定嘗不到這樣的美味。